古代風水竟是科學?用數據揭秘:這7條祖輩智慧暗藏物理定律!
117 2025-09-01
這些年,在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境內,觀音山森林公園的大門總是顯得格外惹眼。這里所說的惹眼,并非是指觀音山園林的大門建造得如何如何雍容氣派、富麗堂皇,而是指大門口懸掛著一副尚不完整的對聯,上聯書:“觀音山上觀山水”,而下聯之處,卻赫然醒目的寫著:“征下聯,懸賞138萬元”。
“觀音山上觀山水”這半副上聯是時任廣東省楹聯學會會長鄒繼海先生,于2015年年初專門創作的,緣由是為了營造觀音山景區的人文氣息與文化氛圍,提升森林公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上聯一經創作面世,景區即于當年懸賞5000元,面向全球華人公開征集下聯,要求是必須以觀音山景點名應對。
面對如此誘人的條件,就在征聯活動展開的第一年、便有數以萬計的楹聯愛好者摩拳擦掌,參與其中。參與者們各個使出渾身解數,都想著一對成名。
可令人遺憾的是:從2015年到2023年舉辦的9次征集活動來看,雖然懸賞金額連年攀升,從頭一年的5000元提高到2019年的70萬元,又從70萬元,飆升至如今的138萬元,且參加征聯的人數年均值都在6萬人以上。但迄今為止,依然沒有誕生最佳下聯。
2024年,公園征集下聯活動放寬了應征條件。要求是:凡以中華五岳(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名勝區景物元素而創作出來的下聯,均可參加征集活動。
今年的征集活動展開后,頭六個月,就收到全社會約22萬對聯愛好者的踴躍賜稿,可謂是熱鬧非凡。
在這22萬的應征作品里,來自浙江素有“江南才女”美譽的衢州籍才媛徐妙的作品,最為引人關注。
徐妙原名徐美姣,生于1968年,長在書香門第。受家父熏陶,聰明伶俐的她自小就迷上了唐詩宋詞。從八歲那年跨入學堂的那一刻起,父親便嚴格要求,堅持不懈十幾年不間斷,手把手地教徐妙苦練書法。正是基于這樣刻苦的成長環境,高中畢業后,徐妙書法、詩詞之造詣便早已芳名遠揚,馳譽十里八鄉。
青年徐妙不僅才貌俱佳,而且膽識過人。她曾在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利用自己學得的一技之長,在傳承華夏文明,弘揚、推廣唐詩宋詞這一領域竭盡畢生功力,自己起到應盡的模范,帶頭作用。于是,從1986年開始,她就果敢地走出家鄉衢州,毅然決然先后在紹興魯迅故居,杭州河坊街,西子湖畔,吳山腳下,三潭印月等旅游景點,大張旗鼓地設攤獻藝,為南來北去的過往游人在折扇,卷軸,畫匾等等工藝品上撰寫人名藏頭詩,及其它詩詞書法作品。她二十八年如一日,始終風雨無阻,壯志不移。據粗略統計,僅從1996到2024年的28年間,徐妙才媛總計為海內外過往游客撰寫的書法藏品就已高達20萬副之多。每一次寫完作品,游客都會向她投來贊許的目光,也有不少游客在她寫完作品后,都會激動地要求與才女一塊合個影。正因如此,徐妙不僅為自身家庭的經濟狀況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另一方面,也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唐詩宋詞這一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當她看到觀音山征募下聯的消息,略一思索,就吟出了下聯:“望月閣中望閣樓” 。
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剖析徐妙才女所對的這一絕妙佳聯的精髓蘊意所在:
首先,徐妙所對下聯“望月閣中望閣樓”與鄒繼海先生的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詞性相同,詞意相雋,平仄相反,完全符合中國楹聯的基本法則,相信懂聯的業內人士看了都知道的,這里就絮不一一贅述了。重點我們應當指出的是: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的涵義是指游人白天站在觀音山上、或者是觀音菩薩在白天立在觀音山上盡興欣賞觀音山林園的山光水色,感受著大自然的那份美好;而徐妙才女所對的下聯:“望月閣中望閣樓”’蘊意則為: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時分,人們或者是月光菩薩(也稱月光女神),登上觀音山慈云閣的觀景臺,仰望天上一輪皎潔的圓月,眺望觀音山外的亭臺閣樓及人間萬家燈火,從而浮想聯翩,由衷地感嘆:沐浴在社會主義時代春天的華夏兒女們、如今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和諧!聯句上更是緊緊契合鄒繼海先生的上聯,在承接“觀音山水美”的基調上,筆鋒一轉,然后,著重描述,把游客因登上慈云閣瞭望臺(慈云閣高達66米),眺望到中天一輪皎潔的圓月、與人間的萬家燈火之繁華景象層層鋪展、聯想開去,從于最終點出了“祖國日月圓”這一蘊意深長的至高無上主題。同時,徐妙還把全中國十億炎黃兒女愛祖國、愛家鄉、愛生活的那份共同豪邁情懷渲瀉得淋漓盡致!
徐妙才媛不但以觀音山慈云閣的景物元素對出絕對:“望月閣中望閣樓”,而且還以中華五岳景物元素,極富深意地對出了如下五句對聯:
根據東岳泰山元素徐妙吟出的下聯是:“望岳麓中望麓峰”;
根據南岳衡山元素徐妙吟出的下聯是:“祝圣寺中祝寺靈”;
根據西岳華山元素徐妙吟出的下聯是:“鎮岳殿中鎮殿邪”;
根據北岳恒山元素徐妙吟出的下聯是:“圓覺寺中圓寺經”;
根據中岳嵩山元素徐妙吟出的下聯是:“護國殿中護殿君”;
接下來讓我們再來逐一分析徐妙才女依五岳為背景所對出的五句佳聯的內中蘊意:
第一句:東岳泰山徐妙之吟句,“望岳麓中望麓峰”。提到山東省中部東岳泰山之高峻巍峨,早在唐代,著名詩圣杜甫就題有“望岳”一詩。詩云: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而徐妙才女所吟的對句:“望岳麓中望麓峰”,同樣高度贊頌了泰山之峻峭,與杜甫的望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南岳衡山徐妙之吟句,“祝圣寺中祝寺靈”。眾所周知: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境內的南岳衡山,有一佛寺名曰祝圣寺,寺中游人熙來攘往,求簽的香客絡繹不絕,據說還十分靈驗。徐妙才媛以“祝圣寺中祝寺靈”與“觀音山上觀山水”配對,也算是神來妙筆,信手拈來。
第三句:西岳華山徐妙之吟句,“鎮岳殿中鎮殿邪”。西岳華山位于陜西省渭南市的華陰市,豪華氣派的鎮岳宮正好處于華山東,西,南三峰的中央。徐妙匠心獨具,靈巧地將鎮岳宮殿與觀音山對韻,且兩山一個在東,一個在西,遙相呼應,可謂是恰到好處。
第四句:北岳恒山徐妙之吟句,“圓覺寺中圓寺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境內的北岳恒山有座寺廟叫作圓覺寺,寺內僧眾群多,個個都有較深的佛學造詣;徐妙才媛蘭心慧質,以“圓覺寺中圓寺經”對韻“觀音山上觀山水”,十分得體且合乎邏輯,堪稱完美。
第五句:中岳嵩山徐妙之吟句,“護國殿中護殿君”。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縣境內的少林寺是我國最負盛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同時也是中華武術的發祥地。少林寺內大殿壯觀,石塔林立。少林寺方丈和僧眾更是各個剛直不阿,身手不凡。隋末唐初,少林寺十三僧棍為了護駕唐王李世民,曾經在大雄寶殿、石塔林中,與隋朝叛將王仁則,王世充之間有著一場血雨腥風的殊死格斗。徐妙才媛精準抓住這一歷史性典故,從容吟出:“護國殿中護殿君”作為東莞征聯“觀音山上觀山水”的后句,也算是再續人間一段佳話。
徐妙不只依觀音山景區景物元素及中華五岳景物元素吟出了上述六副佳聯,而且,徐妙才媛還踴躍參與了東莞觀音山見龍景點的楹聯征集活動。撰聯如下:
見龍吐水祥臨戶;
觀鳳朝陽福伴家。
毋庸置疑,這又是一副生動形象,寓意吉祥的人間佳聯。
在詮釋徐妙才媛為見龍景點而創作的上述楹聯之前,有必要把觀音山見龍景點的時代背景先交代清楚。
為了迎接2024年甲辰龍年的到來,觀音山景區于2023年初動工,在仙宮嶺崖壁處啟建一處龍型景觀,以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該建筑項目于2024年元旦竣工啟用,并正式命名為:“見龍”。
眾所周知,龍,是傳說中的瑞獸,預示著吉祥,尊貴,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而觀音山仙宮嶺,藏靈聚氣,風水絕佳。相傳,此處有仙家修真遺跡,山頂處的清代古碑就是一個佐證。還有,仙宮嶺山型峻秀,似有神龍護佑,依據老仙家神龍飛升的傳說,故在仙宮嶺崖壁上塑造了這尊神龍,并起名:“見龍”
塑造完畢的這尊金龍,栩栩如生。它從仙宮嶺崖壁探出頭來,口中噴水,形成一條弧形的白練瀑布。
見龍吐水,寓意我神州黎民百姓一切順風順水;觀鳳朝陽,預示著我中華民族大家庭到處如意吉祥;見龍者有喜,見龍者有福,見龍者有祿,見龍者有財,見龍者有壽,更是預示著我們整個神州大家園永遠五福臨門,國泰民安,吉祥如意,繁榮昌盛,幸福安康。
而徐妙才女的:“見龍吐水祥臨戶,觀鳳朝陽福伴家。”這幅蘊意吉祥的佳聯不正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生動寫照嗎?
可就是這樣一副預示著我們整個中華民族蒸蒸日上,神州大家園永遠五福臨門,國泰民安,吉祥如意,繁榮昌盛,幸福安康。蘊涵深遠、立意極佳的優秀作品,卻沒能入得觀音山見龍征聯“評審團”們的法眼,未能入圍,而最終名落孫山。
那些被觀音山征聯主辦方所謂的見龍“評審團”最終評選出來的一、二、三等獎作品果真有那么好嗎?
下面這個截圖,就是這幫觀音山見龍“評審團”評選出來的一二三等獎。我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請睜大眼睛看看吧。
而且,觀音山見龍景點征聯主辦方當初在征聯啟事中標注得明明白白,提倡短聯,對聯文字限15字以下(含15字)。但觀音山見龍“評審團”最終評選出來的獲獎名單,除了三等獎的第四、五名除外,試問:前面所列一、二、三等獎的獲獎作品有那一對楹聯沒有超出15字?這算是怎么一回事?征聯主辦方自己定的參賽規則,竟然出爾反爾,自己推翻,這又算是怎么一回事?
還有,從前年觀音山征聯主辦方公布的獲獎名單來看,更是亂成一鍋粥。所謂的獲獎名單上盡是些亂七八糟的什么盤古洞中盤地天,廣府地中廣地天,法子地中法地天,如意夢中如夢緣,覺者色中覺色空,福古地中福地天???……,先不說意境,也不說詞性相同,詞意相雋的對聯規則,我就問問,這些烏七八糟的所謂“獲獎佳聯”,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語句通順嗎?有人能看得懂嗎?還是那句話,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反正,我作為一個專注于潛心研究詩詞楹聯幾十年的專業人士,我是看不懂的。我也不知觀音山這些所謂的“評審專家”們,是睜眼瞎還是有選擇性的雙目失明,或者壓根就是文盲,更或者是不想把獎項頒發給那些真正優秀的人才。卻靠拉裙帶、走關系,從于把獲獎證書頒給那些胸無點墨,且跟自己沾親帶故的庸才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真是中華文化界的恥辱與莫大悲哀啊!
東莞觀音山從2015年首征到2023年已連續征聯九次,今年已經是第十次征聯了,然而,歷時十年,六十萬人應征,其中還不乏一些名人名家參與其中,卻沒有一句對聯能入得了觀音山評審專家的法眼。這事情的前前后后,本身就是個疑團,唯一的解釋是:觀音山征聯其實本就是個噱頭,其組織這項活動的根本目的,就是想借征聯之名,吸引國內外民眾的高度關注,最終獲得巨大的商業旅游效益。如沒有特殊情況,觀音山征聯主辦方今年還是會故伎重演,刻意雪藏那些真正好的佳聯妙句,大概率是不會終止這項活動的。
天哪!十年了,就算是九九歸真,十年磨一劍,東莞觀音山征聯活動也總該有個圓滿的歸宿吧?!再說,那怕是再好看的一出戲,看的次數多了,久了,也會有厭倦的那一天。觀音山征聯活動總不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這樣無休無止地循環往復下去吧?真那樣做的話豈不是違背了觀音山征聯主辦方當年的初衷?換而言之,物極必反,海內外民眾并非傻子,無端消耗大眾的興趣,到頭來只會寒了天下百姓的心,從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的。況且,象江南才女這樣的文化名流,人家的確是滿腹珠璣。更何況江南才女徐妙:“望月閣中望閣樓”這一對句,小至觀音山,大到家國情懷,確實已經把觀音山征聯活動的主題,推進到全體中華兒女,由衷熱情謳歌改革開放,謳歌新時代,謳歌社會主義春天這樣一個嶄新的思想高度了。試問?除了此聯,還有那對下聯能更適合掛在觀音山森林公園門樓的呢?!
七律 論觀音山征聯
(平水韻 下平十一尤)
文/仗義執言
東莞征聯歷九秋,江南才女妙楹留。
觀音山上觀山水,望月閣中望閣樓。
落句清新歌圣地,吟懷雋永頌神州。
斯聯再不園門掛,塑像悲咽落淚愁。
中華詩詞楹聯學會會員
一個敢于仗義執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