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閏六初九“成期”,宜辦宜慶,忌爭忌動
173 2025-09-08
近日,中國風水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三僚風水祖師楊公救貧第三十八代嫡傳弟子曾真君先生,應邀赴廣東省梅州市,為當地福主進行宅基地風水布局勘查。此次勘查不僅延續了三僚風水千年傳承的精髓,更結合梅州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客家文化,為福主量身定制了藏風聚氣、天人合一的宅居方案。
梅州地處粵東北山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曾真君先生踏勘時,以“山水有情,形理相生”為核心理念,重點考察了宅基地周邊的地形地貌:
四象格局:他強調“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象格局是風水選址的關鍵。梅州多山地丘陵,宅基地需背靠主山,左右有砂山環護,前方明堂開闊,形成“太師椅”式地形,方可聚納天地靈氣。例如,若宅基地后方有連綿山脈作玄武靠山,左右砂山如臂環抱,則主家運穩固、貴人相助。水系布局:梅州水系發達,韓江、梅江等河流穿城而過。曾真君指出,宅基地宜選在“玉帶環腰”處,即河流呈弧形環抱宅基,此為“金城水”,主財祿豐盈;若遇反弓水或直沖水,則需以植樹、建墻等方式化解煞氣。風水學認為,宅基地形如人體,需五行俱全、八卦周全。“天圓地方”是風水形法的根基,宅基地以方正為最佳。若遇缺角,需依八卦方位補救:
西北乾位缺角:主男主人事業受阻,可擺設金屬制品補缺;東南巽位缺角:則不利長女學業,宜用文昌塔化解。此外,曾真君特別提醒福主,前寬后窄的“畚斗地基”屬不吉之局,氣運易泄,需以圍墻、綠植等收束氣場;而“甕底厝”格局(前窄后寬)則是梅州傳統民居的典型風水布局,氣運由窄入寬,愈聚愈盛,主家業興旺、財丁兩全。
在宅基地內部規劃中,曾真君將風水理論與客家傳統建筑智慧深度融合:
大門定向:大門為宅之咽喉,需依羅盤定吉向。梅州民居多坐北朝南,但曾真君提醒,需結合福主命理調整:如命局喜火者,大門可開在南方離位;若宅基地外有形煞,則需以影壁、屏風等擋煞。廳堂布局:客家圍龍屋的“禾坪-堂屋-橫屋”布局暗合風水“三才”之道。曾真君建議,廳堂宜設在宅基戊己太極方,此處為地氣交匯處,主家運昌隆;若家中有學子,可于東南巽位設書房,并擺放文房四寶、綠植催旺文昌運。臥室風水:臥室直接影響健康與情感。曾真君指出,臥室門不可對廚房門、廁所門,床頭宜貼著墻壁,不宜空虛或對著鏡子。梅州作為客家文化發源地,其建筑風格與風水理念一脈相承。曾真君在規劃中巧妙融入客家元素:
圍龍屋智慧:客家圍龍屋的半月形池塘與后圍屋構成“陰陽魚”格局,暗合太極之道。曾真君建議,現代宅居可借鑒此法,在宅前設人工湖或噴泉,以水聚財;在宅后植竹林或建矮墻,作玄武靠山。天井效應:傳統天井是客家民居的“氣口”,曾真君指出,現代住宅可擴大落地窗面積,模擬天井效應,但需避免“穿堂煞”(即門窗直對),可設置玄關或屏風緩沖氣流。勘查結束后,曾真君向福主贈言:“風水之道,在于調和天地人三才之氣。宅基地如人之根基,布局如人之筋骨,唯有形理相合、氣場貫通,方能福澤綿長。”
此次梅州之行,不僅是三僚風水文化的又一次實踐,更是傳統文化與現代人居需求的深度對話。曾真君先生以千年風水智慧為筆,以梅州山水為紙,為當代人書寫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活圖景。
文末寄語
風水非迷信,而是生活智慧。三僚曾真君先生以專業與責任,為福主筑就吉壤,讓傳統風水文化煥發新生。愿每一位讀者都能在天地人和諧共生中,尋得屬于自己的福地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