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亂揮關稅大棒以來,讓不少依賴出口的中國企業遭遇嚴峻挑戰。浙江衢州開化的一家老牌罐頭企業,50%的產品出口歐美國家,因關稅激增遭訂單停發,外貿生產線全面停滯,甚至連前期擴建產能的設備款、農戶原料款都面臨斷付危機。
在這場考驗中,這家有著20多年外貿經驗的企業,如何在政府、平臺與自身的三重發力下,實現從日銷70罐到500罐的逆襲,讓外貿滯銷品變身內銷“香餑餑”?
一家罐頭企業的轉型記
在浙江天童食品有限公司庫房里,記者看到堆積了不少英文包裝的罐頭產品,這些原本都是即將運往美國的貨物。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企業剛剛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驗廠,美國客戶的訂單增加了不少,原本以為外貿業務能實現跨越式發展,沒想到美國濫施關稅,而導致大量產品滯銷。
浙江天童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 李丕寵:一開始加到10%,到后來一下子就猛漲到145%,那個時候我們真的是傻眼了。下單的貨,客戶提出要求就不發貨,他說這樣貨發過去我們也無法承受。滯銷將近3000來噸,價值2000多萬元。
多方協同搭建“內銷高速路”
千萬級庫存積壓、產線停擺、資金鏈告急——當企業負責人一籌莫展時,當地政府的牽線搭橋,讓企業看到了轉機。
浙江衢州開化縣經濟和信息化局電子商務發展中心主任 牛春敏:它的出口產品90%以上是出口美國的,當時我們就想辦法如何把他的產品趕快銷出去,想辦法解決出口轉內銷的事情。
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李丕寵帶著自家的罐頭來到杭州,找到了中國石化浙江易捷分公司,希望能夠拓展內銷渠道。
從4月20日開始商談,僅用了7天時間。而且不僅是這家企業的罐頭,連同其他多家外貿企業的產品,都在浙江全省的130多家便利店上架了。
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易捷分公司副總經理 楊旭:以往的話從一個供應商的引入談判,一直到商品的上架陳列,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這次我們用最快的速度來幫助這些外貿企業。
罐頭企業從日銷70罐到500罐的逆襲密碼
外貿罐頭雖然通過更換標簽,成功上架,但由于原本針對美國大賣場的包裝不適合國內便利店消費習慣,產品開始銷售因“水土不服”遭遇“上架即遇冷”。
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易捷分公司副總經理 楊旭:剛開始的時候其實店銷數量并不好,第一天兩款罐頭總共銷售數量大概也就在70罐。
外貿企業有好產品,便利店有銷售渠道,顧客需要物美價廉的產品,合作實現了多方共贏。然而一天幾十罐的銷售量,讓習慣了外貿大單銷售的李丕寵感到十分不適應。
浙江天童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 李丕寵:當時對我們來講還是感覺有一種很大的失落感。
首批入駐便利店的外貿罐頭,采用“美國大賣場”的大規格包裝,并不適合國內便利店消費習慣,企業和便利店工作人員積極調整銷售方式。從包裝規格的“瘦身”到百元三件的場景化營銷,讓“國際品質”秒變“國民爆款”。
罐頭企業深耕14億人的“本土賽道”
企業倉庫里英文標簽的罐頭正在減少,新設計的國潮包裝樣品已擺上案頭。這家罐頭企業在試水東南亞市場的同時,加速“本土賽道”的突圍。
目前,各大電商平臺也積極發揮渠道優勢,暢通外貿企業內銷渠道,助力穩外貿擴消費。京東推出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未來一年內大規模采購不低于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商品;淘寶天貓啟動“外貿精選”專項,面向至少1萬家外貿商家、10萬款外貿貨源,通過多項舉措助力商家快速“外轉內”。
浙江天童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 李丕寵:這些庫存能夠今年給它消化掉,關稅如果還是這樣挺著,美國市場我們也就慢慢給它放掉了。
在地方政府的幫助下,如今李丕寵的罐頭也已經入駐到了開化縣的機關食堂和多家商超,開化縣前期聯系的線上渠道也有了新進展。眼下企業正打算研發適合國內市場的新品,原先擴充的外貿產能也將轉型至內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