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民國上海灘的幫派老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黃金榮、杜月笙等人。但實際上,還有一個人,他才是真正的上海灘幫派老大,輩分最高,影響力最大,他就是民國傳奇人物——張錦湖(又名張仁奎)。
(張錦湖)
張錦湖出生于1865年1月,老家在山東滕縣。張錦湖家庭貧困,父親是地主家的長工,家里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因為上不起學,張錦湖每天放牛之后,都會跑上七八里路,到表叔家里學武術。
十多歲的時候,張錦湖就成了當地的名人,他武藝高強,手持一把大鍘刀,揮舞生風。24歲那年,張錦湖考中了武秀才,名聲遠揚。于是,他在家中教授徒弟,抗擊土匪。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加入了當地著名的“安清幫”。
這個安清幫來歷不小,其創始人是明朝遺老楊如來,最初名為“閹清幫”,口號是“反清復明”。楊如來死后,這個幫會被清廷招撫,改名為“安清幫”。到了雍正時期,安清幫已經承擔了漕運任務,信徒遍布黃河、長江和運河流域。
此后,安清幫信徒分為兩類,一類用青布包頭號稱“青幫”,多從事販運私鹽。一類用紅布包頭,稱為“紅幫”,多從事賭博劫盜。所以,安清幫又稱為“青紅幫”,張錦湖就是拜師安清幫北方會門老大馬風山。
1893年,張錦湖加入了清軍,不久后升為巡防營管帶。1906年,張錦湖的隊伍被編入新軍,他也秘密加入了同盟會。
1911年夏,張錦湖在澳門見到了孫中山。
(孫中山與南京臨時政府官員)
孫中山與張錦湖徹夜長談,共同商量了很多問題。張錦湖十分敬佩孫中山,不久后就帶領手下在鎮江起義成功,公開宣布擁護孫中山。緊接著,張錦湖協助徐紹楨組建江浙聯軍,攻進了南京。
孫中山前往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了保護其安全,張錦湖主動當“保鏢”,一路護送。中華民國成立后,張錦湖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七旅旅長,授陸軍中將,鎮守揚州。到了1916年,張錦湖又被授予陸軍上將銜,管轄江浙沿海各地。
此時的張錦湖手握重兵,權勢極大,東南沿海地區各階層的重要人物,三教九流各色人物,都托人拉關系,想要拜在張錦湖門下。最鼎盛的時期,張錦湖有3000多名徒弟,有些人沒有機會見到張錦湖,就拜他的徒弟為師。據說,張錦湖的徒弟徒孫加起來,至少有幾萬人。
張錦湖的門徒遍布軍政兩界,當時的浙江督軍盧永祥,山東督軍張樹元、田中玉,河北督軍王占元,江西督軍李純等軍界重要人物,都是他的門徒。在政界,國民黨元老楊虎,軍閥韓復榘,以及吳鐵城、許世英、鄭介民等人,也是張錦湖的門徒。
(上海灘大佬)
不僅如此,當時青紅幫中各門各派的重要人物,基本都是他的門徒。比如黃金榮、張嘯林、吳昆山、陳世昌、高士奎、王亞樵、曹幼珊等人。
再來說說蔣介石,他早年在陳其美手下討生活,和陳其美的侄子陳果夫、陳立夫等人是拜把子兄弟。陳其美一死,他們幾人就跑到上海做生意,但投資失敗,欠了一屁股債。蔣介石想來想去,自己做生意沒有什么天賦,不如去廣州投奔孫中山,在軍政界發展一下。
但是,想去廣州需要錢,蔣介石沒有辦法,只能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法租界巡捕房探長黃金榮。黃金榮覺得蔣介石有些前途,于是贈與他200塊大洋,還將其介紹給了張錦湖。1925年張錦湖60大壽,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專門派人來上海送上壽聯:“軍界宿星,幫會元魁。”
1936年,蔣介石得知韓復榘與日本土肥原賢二秘密簽訂《韓土秘密協定》,十分著急。但當時韓復榘手握重兵,蔣介石也一時沒有辦法。經戴笠提醒,蔣介石派專車去上海,接來了張錦湖。
蔣介石執弟子禮迎接張錦湖,講述自己對韓復榘的擔憂,希望張老太爺能去一趟山東,勸說韓復榘“以民族大義為重,以國家統一為上”。張錦湖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當即答應,立刻趕赴山東。
韓復榘一看張錦湖親自來了,當即否認與日本達成任何協議。張錦湖也不深究,只告訴韓復榘,千萬不能貪一時小利,成了民族罪人。當時山東軍政界不少人都是張錦湖的門徒,紛紛趕來拜見。張錦湖于是對他們表示,一定不要與日本人合作,出賣自己的良心。其門徒紛紛表示,不會做民族罪人。
上海淪陷后,張錦湖一直隱居在法租界內。
(侵占上海的日軍)
此時張錦湖年事已高,不愿多管外面的事情,除了黃金榮、杜月笙等人常常登門問安,一般人不再接待。
1942年秋,日本軍官矢野堯一得知張錦湖影響力很大,但年老體衰,決定上門比武,打擊中國人的反抗意志。于是,他派人送了一封挑戰書。張錦湖得知,這個矢野也算是日本有名的武士道高手,功夫十分厲害。
按道理說,張錦湖此時已78歲高齡,完全可以拒絕日本人的挑戰。但是,張錦湖答應了,他不愿讓日本人大肆宣傳自己不敢應戰。那天下午約3點多,矢野身穿和服,手持武士刀,帶人來到了張錦湖的家中。
見日本人氣勢洶洶,張錦湖絲毫不慌張,鎮定地說:“老夫一生刀不離手,還真想見識一下日本刀劍的厲害!”矢野見張錦湖年齡這么大,想用氣勢嚇到對方,于是在庭院中豎起一根碗口粗的木頭。之后,矢野擺好架勢,雙手高舉,大喊一聲,雙手揮刀劈了下去,木頭當即變成了兩截。
矢野回頭看了看張錦湖,想以此展示自己臂力驚人,希望對手不戰而降。張錦湖自然知道他的用意,微微一笑,提起大刀說道:“別耍把戲了,請先生賜教!”矢野見狀,滿臉怒氣,雙手舉起刀,大喊一聲“呀”,手中長刀如疾風一般劈了下來。
張錦湖見對方刀鋒直指自己的頭頂,也不慌張,只是輕輕一側身,就躲了過去。與此同時,張錦湖用刀背朝著矢野的刀背用力一擊。矢野這一刀用力極大,又被張錦湖的刀背重擊,整個身子都往前猛地一沉。
(侵占上海的日軍)
電光火石之間,張錦湖已經扭身一個“蒼鷹旋翅”,刀鋒朝著矢野的脖子橫抹過去。矢野根本沒想到這一招,當即大驚,立刻往后退了幾步,想躲過張錦湖的大刀。沒想到,張錦湖反應更敏捷,矢野倒退,他就步步緊逼,緊緊貼住對方,將其逼到了墻角,讓他無法再舉刀。
幾招之內,張錦湖就打敗矢野,他半開玩笑地說:“矢野先生,你怎么如此小氣,不肯把日本劍道的精髓交給老夫呢?再試一回吧,這次要大方一點!”
此話一說,矢野被氣得渾身發抖,他定了定神,再次揮刀砍了過來。兩人你來我往,幾招過后,張錦湖忽然來了個“仙人指路”。矢野見刀尖直沖自己的面部而來,一邊躲閃一邊揮刀直擊張錦湖的手臂。
就在此時,張錦湖一個攪手避開矢野的刀鋒,順勢用刀柄重擊矢野的手腕。矢野手腕一陣劇痛,甚至來不及反應,手中的長刀咣當一聲掉在了地上。勝負已分,矢野一連敗了兩次,臉上再也沒有了高傲的神情。
張錦湖將地上的刀撿起來遞給矢野,說道:“老夫失手,多有得罪,請再比試一次。”此話一說,矢野連連擺手拒絕,已經連敗兩次,如果第三次也輸了,那就太丟人了。矢野趕緊鞠躬認輸,帶著隨從離開,此后再也沒有上門挑戰。
78歲高齡的張錦湖,戰勝了日本軍官,真是寶刀不老。此事很快傳遍了上海灘,各大報紙紛紛報道,眾人大呼張老先生滅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雖然打敗了上門挑戰的矢野,但看到日寇在我們的國土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張錦湖憂憤成疾。1944年12月24日,張錦湖因病去世,終年80歲。
張錦湖是民國傳奇人物,他既是幫會大佬,又是軍界名將。他這一生嫉惡如仇,充滿民族氣節,值得敬佩!
上一篇:《太虛幻境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