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廣東廣寧“里仁古村”,風(fēng)水格局奇妙,大屋林立
126 2025-09-09
我頭回裝修時,盯著開發(fā)商裝的那扇玻璃移門看了三天,最后咬咬牙拆了——當時滿腦子都是“打通陽臺顯大”的執(zhí)念,拆完當天站在客廳,看陽光從陽臺鋪到沙發(fā)上,連地板縫都泛著光,覺得自己簡直是裝修天才。
結(jié)果沒倆月就打臉:我家就一個陽臺,洗衣機、晾衣架、清潔桶全堆這兒,周末洗了床單被罩掛上去,客廳里坐個人抬頭就見著花里胡哨的被單,尷尬得我每次都趕緊扯窗簾,可窗簾一拉又把好不容易搞來的光擋沒了,簡直像撿了芝麻丟西瓜。
第二套房裝修前,我特意去樓下鄰居家蹭了三次飯——他家沒拆移門,靠馬路的戶型,關(guān)上門連樓下的電動車喇叭都聽不清,冬天開空調(diào),客廳半小時就暖得能脫外套。
我瞬間清醒,直接保留了移門,但特意換了極窄邊框的超白玻——邊框細得像鉛筆芯,玻璃透亮得跟沒裝似的,既沒擋住光,又把陽臺的亂事兒全遮在門后。
現(xiàn)在周末晾衣服,關(guān)上門客廳還是清清爽爽的,客人來了根本看不見陽臺的洗衣液瓶子和襪子。
其實這事兒哪有什么標準答案?
關(guān)鍵看你陽臺是干啥用的。
我同事家陽臺大,單獨隔了個家政間,把洗衣機、烘干機塞進去,陽臺留著擺藤椅、養(yǎng)多肉,人家拆了門,客廳連陽臺像個小陽光房,周末躺那兒喝茶,比去網(wǎng)紅店還舒服;可我另一個朋友家就巴掌大的陽臺,還得放嬰兒車、儲糧桶,她沒拆門,裝了個可折疊的原木框門,平時打開像沒裝,要擋的時候折起來,把陽臺的亂擋得嚴嚴實實,既不占空間又好看。
還有人糾結(jié)開發(fā)商的移門要不要換——我第一套房開發(fā)商的門邊框巨寬,像老柜子門,拆了一點不心疼;第二套房開發(fā)商的門質(zhì)量不錯,邊框是鋁鎂合金的,玻璃也夠厚,我就沒換,只把邊框刷成了奶白色,跟我家奶油風(fēng)裝修剛好搭,省了小三千塊錢。
現(xiàn)在想想,裝修最忌諱的就是“跟風(fēng)”——別人說拆門顯大你就拆,別人說裝門隔音你就裝,根本不管自己家的情況。
比如我家靠馬路,裝門能隔音;要是你家在小區(qū)中間,安靜得很,拆了門也沒毛病;要是你家有兩個陽臺,一個當家政間一個當休閑區(qū),拆不拆門都無所謂。
說到底,裝修是給自己住的,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你要是怕陽臺的亂影響客廳顏值,就裝個門;要是喜歡敞亮的感覺,就拆了——反正我是吃過拆門的虧,也享過裝門的福,現(xiàn)在再選一次,我還是會裝門,畢竟天天面對的尷尬,比一時的敞亮重要多了。
你們說,要是早想明白“陽臺功能”這個事兒,我第一套房是不是就不會白拆門了?反正現(xiàn)在我給朋友提建議,第一句準是“先想清楚你家陽臺要用來干啥”——畢竟裝門不是裝給別人看的,是裝給自己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