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樓層別信“數字迷信”:那些被忽略的隱患與被誤解的“黃金層”
186 2025-09-04
年過半百,輕叩人生的門環。
多少往事煙消云散,多少憧憬在悄然中醒來。
常言道:一命二運三風水。
命里藏著起承轉合,不可更改;
風水有道,家宅人歸,笑看榻前落日。
但誰又能一世順風?誰不是煎熬凜冽、惶惑幾番?
白居易說,命由天定,事在人為,
縱有千般安排,不過是心安理得的知足。
回首來路,幾度沉浮,才明白行至今日,
不必與命爭吵,也無需向運訴苦。
不過遵天地之則,萬法歸一。
再問浮生,四修功德五讀書。
修的是內心一方凈土,是窗前一剪月光。
亦如老僧煮茶,舉爐安坐,不過一腔溫柔待萬象;
書頁輕展,字墨留香,每讀一句好詩,
便是一次與古人促膝談心。
曾記王陽明“知行合一”——懂得修善積德,方能悠然安然。
人到中年,聲名的重量與日俱增。
六名七相,自有命數;
卻知“名利如浮云”,轉眼黃粱夢。
容顏會老,世事難全;但心若自清,則風骨長青。
一函敬神,八拜圣賢,
手握夜燈,默誦心經,不求福祿綿長,但許平安閑適。
交貴人,養性情。
九交貴人,如蘭之室,潤物無聲。
知己三兩,勝過虛偽滿座。
再憶白石老翁:“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貴人也許不多,但一次提攜,一句良言,
往往能點亮朦朧的人生。
十養生,最難得是一份松弛。
不再追趕流年,也不再與時間較勁。
晨起閑步,黃昏慢飲。
蔣勛道:讓歲月慢下來,讓感受慢下來。
在柴米油鹽里也能停駐詩意,
在瑣碎人間里也能收納一角寧靜。
人到中年,不負曾經的執拗,
不念往昔未得,不憂未來未至。
《菜根譚》中有言: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守得住寂靜,受得了嘲諷,
知足常樂,心寬體健,便是最好的養生方法。
天空遼闊,行路匆匆。
歲月贈予我們的,是悄然生息中的覺悟,
是不屈不撓里的溫柔,是自知自省后的釋然。
有風雨有晴空,人生十法,終成一張圓滿的答卷。
既然來時已知無常,
就從容進退,無怨亦無悔。
在余生的歲月里,
用一點善良,一本舊書,一杯淡茶,
靜守光陰,惜取每一段溫暖。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