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改變了我的內心,我改變了你的容貌。
雖然這幾年頻繁傳他們“婚姻危機”的消息,可實錘呢?從來沒見過。
他們用9年的幸福,擊碎了流言。
02
鄧超和孫儷相戀的時候,就像孫儷寫的那樣,兩人太不相同了:
一個是夜貓子,一個習慣了早睡早起;一個無辣不歡,一個飲食清淡;一個愛說話,一個愛安靜……
以上任何一點,都有可能成為戀人吵架分手的理由。
不僅生活習慣不同,他們兩人的原生家庭也很不相同,以至于兩人性格也差異很大。
孫儷父母在她12歲時離了婚,父親每月只給了孫儷2000塊撫養費。那段時間,孫儷跟著母親,過了七年居無定所的生活。
小小的孫儷那時就暗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有出息,讓媽媽過上好日子。
艱苦的童年經歷,讓外表乖巧文靜的孫儷,擁有了堅強不服輸的的個性。
鄧超就曾評價孫儷:
她是一個做事情極端認真的人,從以前到現在都以“笨鳥”自居。
因為小時候的經歷,孫儷對婚姻始終缺乏安全感,她曾是一個“不婚主義者”。
跟孫儷的成長軌跡不同,小時候的鄧超是“叛逆少年”——
鄧超的父母是一個重組家庭,父親對鄧超十分嚴厲,但是這種嚴厲似乎加重了鄧超的叛逆。
鄧超說,自己青春期時,曾叛逆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打耳釘、染頭發、戴首飾、特立獨行的他,在12歲時鬧過離家出走,還差點被學校開除。
少時叛逆,加上鄧超早年艱苦的打拼經歷,使多才多藝的他更加活潑外向,熱情搞怪。
孫儷說他就像“電熱毯”,能很快帶熱周圍的氣氛。
好友俞白眉曾經這樣形容他們:
鄧超就像“孫悟空”,上天遁地,永遠鬼馬;孫儷則是“唐僧”,縱然洪水滔天,內心永遠平靜。
一動一靜,真難想象這兩人怎么能在一起。
曾有不少研究過婚姻的人發現,性格越相似的人,他們進入婚姻后,感情就越穩定。
但鄧超和孫儷似乎顛覆了這種說法。
兩人在一起9年,從2個人,到4個人。
03
孫儷認為,他們婚姻幸福,是因為鄧超愿意主動“改變”。
鄧超本來是一個生活散漫的人,生活方式就像“鼴鼠”。
可自從跟熱愛生活的妻子在一起后,他早睡早起,越來越自律。
還跟著孫儷走上健身、養生之路。
對于鄧超為愛改變自己,孫儷心中其實不止是懷著感激、欣賞,應該也有一些自豪吧。一個本來生活散漫、愛玩的男人,和自己在一起之后,變得愛惜身體、喜歡運動、早睡早起,這不能不說是妻子的一種成就。
其實孫儷也在被鄧超影響、改變著。
孫儷性格中有著很多束縛,童年的經歷,讓她從小就要咬著牙、爭口氣,什么都不服輸,是非常努力、非常拼搏,可是生活卻比較嚴肅,少了些歡樂。
鄧超這種不羈又搞怪的性格,正好和孫儷性格形成了極好的互補,他用自己的幽默,讓兩人生活處處充滿歡樂,這種對生活的態度也感染了孫儷。
在綜藝節目中的表現,孫儷不再像以前那樣緊繃,而是越發放松和敞開。
鄧超把她從一個好安靜少說話的人,慢慢變成了逗比。
互黑,更是成了這對逗比夫妻的日常生活,甚至還調侃彼此“整容”:
和鄧超在一起后,身邊的朋友說孫儷,“像一座冰山慢慢開始融化”。
他們的相處模式,不是一方被迫去適應另一方,而是互相包容,愿意主動為了對方去改變,去成為更好的自己。
鄧超和孫儷都來自父母離異的家庭,他們深知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為了有更多時間打理生活、照顧孩子和家庭,孫儷7年只拍了4部戲。
孫儷在采訪中提到,他們夫妻一方拍戲的時候,另一方會盡量留在家里,照顧家庭。
因為相處時間有限,他們更重視陪伴的質量。
看鄧超的微博,也不難發現,只要一有時間,鄧超就積極陪伴孩子。
鄧超還會去孩子幼兒園班里講故事,講故事前還會認真備課。
陪孩子去打球,看孩子一點點成長。
除了是彼此家庭中的好伴侶,他們在事業上也是一同進步、互相欣賞的好戰友,兩人還同時被提名金馬獎。
鄧超對妻子孫儷的贊賞,恨不得人人都知道——每次講到孫儷,他都會把老婆從工作到生活、里里外外夸個遍。
而在孫儷心里,鄧超同樣是一個好老公、好演員。
每次鄧超的新劇上線,她總會第一時間支持。
甚至高調宣稱老公是世界上最帥的人。
盡管他們有這么多的不同,可在他們眼里,看到的都是彼此的優點。
他們互相改變,彼此成就,以至于這兩個截然相反的人,似乎越長越有夫妻相了。
04
從不婚主義者,到現在的一家四口,鄧超和孫儷用他們的幸福在告訴我們:
一段真正好的感情,可以治愈原生家庭的傷痛,可以讓兩個都經歷過童年不幸的人,共同創造出一個幸福家庭。
而這時你會發現,在親密關系中,兩個人的生活習慣、性格等方面是否相似或者完全不同,這些其實并不算很重要。
重要的是,彼此有共同的意愿,去為家庭做出改變。
如果兩個人愿意朝著同一個目標去前進,那么即便是截然相反的兩個人,也可以創造幸福的婚姻,而在這個過程中,彼此也會在婚姻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就像孫儷說的:
我們對愛的理解,就是在一起,陪伴、傾聽、互相尊重,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是個有愛的孩子,那么首先要讓孩子感受到愛,才能讓他們在愛的環境里成長。
孫儷和鄧超,其實他們都不是完美的人,兩人認識彼此的時候,也帶著原生家庭的傷痛,但就是這樣兩個不完美的人,卻在婚姻里收到了對方好的影響,兩人都愿意改變,而且都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也許他們的故事也提醒著所有在婚姻中沉浮的人們,看到伴侶的好,為了這個家庭共同去改變,你們都將收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