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12日),由華策影視和香港 now TV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劇《衛子夫》在北京舉辦全國巡回見面會首站見面活動。林峯、王珞丹、周麗淇、徐正曦、沈泰、鄭媛元、李美慧等劇中主演同制片人、編劇梅小青、劉家豪夫婦悉數亮相,頗有“皇上賢后巡游”之勢,到場媒體粉絲超過300人,熱情高漲。
見面會上華策影視宣布,作為國內電視劇龍頭企業,將領銜進入精品電視劇制作的“大劇時代”,同時也為“一劇兩星”政策做好充分準備。
投資過億,歷史細節嚴格把關
近年來,華策影視重點打造“中國皇帝”、“中國皇后”、“中國新武俠”三大系列影視劇。《衛子夫》為“中國皇后系列”的首部作品,定位于精品大劇,并施行全球雙語發行。《衛子夫》自立項以來,華策影視就立志將其打造為一部充滿正能量的歷史正劇,無論景觀布置還是演員妝發都仔細斟酌、嚴格把關。
據悉,《衛子夫》全劇在中國橫店影視城密封式拍攝,為了展現漢朝奢華的宮殿景貌,出品方投資過億置景破千萬,重金打造椒房殿、蘭陵殿等漢代景觀,重現漢武時代風采。但《衛子夫》布景并非一味追求奢靡,其置景設計以文獻中記載的漢代宮廷文字為基礎,未寫之處,則多以出土的壁畫、宮廷文物等為參考,盡可能地使場景原貌重現。
首次與內地團隊合作,原香港TVB金牌制片梅小青曾坦言:“你必須要研究得更細膩,不能有疏忽,壓力真的還蠻大。”不同于虛景特效,實實在在的雕欄玉砌令置身其中的演員、導演至每個工作人員都感到其磅礴之大氣。
這種大制作規格,也讓梅小青也曾感嘆:“我喜歡內地的環境,喜歡這種實景,拍起來顯得很真實,很壯觀。”
《衛子夫》的幕后團隊也堪稱豪華,除了劉家豪、梅小青兩位金牌主創外,還擁有曾一手打造《美人心計》等劇的造型師鐘佳妮。在該劇開拍前,梅小青和鐘佳妮對人物服飾、藝術造型進行了仔細地研究,均以史料為據,進行合理美化。在拍攝期間,鐘佳妮對每個人物造型更是精益求精,女主角王珞丹每日造型就需要三個小時以上,男主角林峯造型至少要兩個小時,可以說,每個細節都相當考究。
超越“大長今”,讓“華流”影響世界
華策影視一直致力于弘揚中華文化,希望中國影視劇能成為文化輸出的載體, 讓“華流”像“韓流”一樣走向國際。在3月舉辦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上,華策影視主辦“華劇夢·國際風”論壇,就曾通過對比《大長今》來破解“韓流”成功密碼。會上就提出“以傳統文化為核心價值、以產業化運作和國際化視野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觀點,并落實在《衛子夫》籌劃與拍攝的整個過程之中。
以往的宮廷劇充滿了爾虞我詐的宮斗情節,而華策影視的“中國皇后系列”是以歷史為藍本,傳播“賢賢易色”、“仁義禮智信”為內核的文化歷史大劇。《衛子夫》沒有天馬行空的“腹黑”與“暗掐”,而是真實地還原歷史,描述了一個憑著蕙質蘭心建立了“和樂后宮”, “不顯不爭不露”的賢德皇后,通過人物的人生命運與傳奇經歷向世人展現中國帝王家族中女性的歷史功績。劇中,衛子夫知足常樂、平常心看待貧苦與富足、正面、積極向上,展現了一代賢后為人稱頌的處世之道、人生態度,是一部透著十足正能量的歷史劇。
華策影視表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擁有豐厚的文化大富礦,給影視創作提供了極大的靈感。歷史的長河滾滾,留下了大量值得后人借鑒、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這些是不需要憑借“雷人”、“搞怪”、“胡扯”來造勢,就能被觀眾所接納的。
梅小青表示:“《衛子夫》盡力挖掘這些優秀傳統文化,我不會為了收視率去做一些雷人的東西。我以往做的人物,如《宮心計》中的劉三好,都是以傳‘善’為目的,衛子夫也是如此。她不將后宮當角斗場,而視之為家,正是傳統中國家庭和睦、夫唱婦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優良典范。”《衛子夫》將成為或超越“大長今”,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使者向世界傳播。
金牌編劇,歷時一年打磨劇本
電視劇《衛子夫》項目啟動之初,華策影視就將該劇定位于精品大劇,各方面都以高標準對待,并特邀請梅小青作為《衛子夫》的總編劇。在香港近年的電視劇產品中,《宮心計》、《絕世好爸》、《洛神》、《法證先鋒》等的口碑與收視率都堪稱里程碑式作品,梅小青也當之無愧地成為香港金牌編劇,細膩且經得起推敲也成了梅小青被人熟知的個人創作準則。
梅小青表示,為了《衛子夫》這部戲整整寫了一年,仔細地翻閱了大量史料。臺詞的創作,基本上是以內地團隊為主,然而梅小青并不是將人物線索故事架構做完就了事了,在內地作者完成臺詞創作之后,梅小青同樣也要和作者再三討論,多番斟酌之后才最終拍板,其認真嚴謹的態度讓劇組人員大為稱贊。梅小青說:“我不是難搞,只是認真,要對自己的劇負責,我的劇本里很多橋段我都是盡力要找到歷史出處的,如果實在是沒有歷史記載的再來編故事,一定要保證是忠于我們的歷史的。”
《衛子夫》從故事情節到臺詞對白都經過再三打磨,有理有據,有史料為證,將會是今年熒屏上難得一見的誠意之作。據悉,本劇將于8月20日登陸浙江衛視、安徽衛視和東方衛視三大衛視,同時8月21日凌晨在騰訊視頻零點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