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上天的陣風戰機為何被擊落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爆發了“空中熱戰”。5月7日凌晨,印度軍隊發動了代號為“新杜爾”的軍事行動,宣布對包括巴基斯坦政府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首府穆扎法等9處地點進行了導彈襲擊和空中轟炸。這一消息得到了多家國際國內權威媒體的證實,巴基斯坦總統謝里夫也在其官方個人社交網站上確認,其中5處地點遭遇印度襲擊,并將印度的軍事行動視為“戰爭行為”。
印度稱,上述軍事行動不針對巴基斯坦政府和軍隊,轟炸目標為屠殺平民的恐怖分子控制的關鍵基礎設施。但巴基斯坦政府軍方還是做出了回應:一方面宣布關閉領空48小時,學校停課,另一方面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多個印度軍隊哨所展開了大規模炮擊。根據環球時報報道,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對媒體證實,已經擊落了6架印度空軍的戰機,包括3架“陣風”戰斗機、1架蘇-30MKI和1架米格-29,還有一架無人機。
這是5月7日天亮以后給出的最終統計結果。實際上早些時候,最先報道印度有戰斗機損失的是英國的CNN和“衛報”。根據其在凌晨發布的消息,巴基斯坦發言人表示已經擊落了兩架印度空軍的戰斗機。隨后在5月7日上午6:50,巴基斯坦新聞與廣播部長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已經擊落了3架印度戰斗機和1架無人機。20分鐘后,巴基斯坦再度更新戰報,此消息由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告訴“彭博社”,稱印度空軍損失的戰機數量已經達到了5架。有部分外國媒體推測是3架作戰飛機和2架無人機。但我國媒體的報道是6架,包括5架有人作戰飛機和1架無人機。
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取得了戰果,印度這邊也沒閑著。印度媒體稱,已經擊落了巴基斯坦空軍的一架JF-17“梟龍”戰機。但不管雙方宣布取得了多少戰果,目前只有一架戰斗機的損失得到了視頻確認,這架飛機墜毀于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卡蘭村。視頻中的人說了兩句“made in india”,似乎證實戰機為印度空軍所有,加上殘骸的特征,高度可能是一架“陣風”。但由于現在的所有第三方機構均無法獨立核實消息的準確性,印巴5月7日空戰的具體情況,還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媒體在轉載外國消息時一般非常嚴謹,且巴基斯坦裝備了大量的中國武器,比如“紅旗”-9防空導彈和JF-17“梟龍”戰機,中國之前也沒少幫助巴基斯坦建設防空體系和空軍體系,因此我們很可能比西方媒體更加清楚“內情”。可以肯定的是,5月7日的這一番空戰,印度方面必然有戰斗機損失。至于巴基斯坦軍方新聞局給出的信息到底準不準確,數字到底對不對得上,這一點還需要核實。
根據網上流傳的消息,印度米格-29被擊落的情況尚不清楚,但是其中1架“陣風”戰斗機疑似為JF-17“梟龍”發射的“霹靂”-15E空空導彈擊落,另外1架“陣風”則被“紅旗”-9P“凌空擊碎”。墜毀在村莊的戰斗機被印度當地老鄉圍觀,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殘骸上還掛著一枚“米卡”空空導彈。這枚導彈是法國“陣風”的專屬武器之一,所以實錘“陣風”的可能性已經非常高,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幻影”2000。另外,根據巴基斯坦方面給出的消息,印度所有被擊落的軍機,擊中地點都并不位于巴基斯坦境內。也就是說,當印度空軍一出動戰斗機逼近印巴邊境,就已經被巴方提前發現和反制。印度空軍根本沒有進入巴基斯坦境內的機會,就已經被擊落。
巴基斯坦能夠取得這樣的戰果,其實和多年來的中式空戰體系化建設分不開關系。從紙面實力上看,印度空軍對巴基斯坦空軍就優勢不大,在體系化領域就更加不如巴基斯坦。印度空軍現有17萬現役軍人,擁有各類作戰飛機的總數達到了1500架。印度1500架作戰飛機中,戰斗機600余架,型號簡直是“萬國燴”,包括了“幻影”2000、蘇-30MKI、“陣風”、“光輝”、米格-29、米格-21和“美洲豹”等各種型號。其中許多戰斗機的壽命已經逼近了使用極限,到了必須要退役的程度,這些戰機的總數量超過了200架。所以印度空軍真正能用的戰斗機數量僅有350架左右,主力型號260架蘇-30MKI、59架米格-29,30架“光輝”。印度從法國購買了38架“陣風”戰斗機,這數十架戰機可謂是印度空軍的當家主力。
巴基斯坦空軍這邊,裝備了53架殲-7戰斗機、134架“梟龍”、36架殲-10C、87架“幻影”3、75架F-16、92架“幻影”5戰斗機。雖說看上去數量也不輸給印度,但這其中老舊的型號也非常多。包括F-16戰斗機因為戰備狀態不佳,實際性能以及大部分落后于“梟龍”,全面落后于殲-10。因此一旦有緊急情況,實際能撐場面的就是中式的“梟龍”和殲-10C。
中國的武器裝備尤其是戰斗機,單獨拿出來實力已經相當不錯了,尤為難得的是巴基斯坦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一直在體系化建設方面向中國靠攏。截止目前,巴基斯坦購買的中國空軍裝備包括了殲-10CE、JF-17、K-8教練機,其中戰斗機可以裝備PL-12空空導彈、CM-400AKG反艦導彈、PL-15E空空導彈。這兩款戰斗機一款屬于輕型多用途戰斗機,一種屬于中型高性能戰斗機,形成了非常明確的高低搭配。再加上中國出口的配套導彈,讓巴基斯坦空軍的戰機得以執行多種任務,包括空戰、防空壓制和對地打擊。在指揮層面上,兩款戰機均配備了高性能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中國研制生產的數據鏈系統,它們可以與巴基斯坦裝備的預警機ZDK-03聯動。后者通過偵查獲得準確的信息和情報,可以以數據鏈進行傳輸,并構成“網絡化”的空中作戰體系,串聯所有裝備,大幅增強空戰中的整體態勢感知能力、指揮能力和空軍的反應速度。中國為巴基斯坦提供的教練機和模擬器,就是專門配套中國空軍裝備的。整體訓練方式也是一步到位,吸收中國空軍多年訓練中積攢的經驗,少走了很多彎路。
巴基斯坦不止有戰機方面的優勢,防空導彈也是一樣“中械化”:根據外媒估計,巴基斯坦至少裝備了5~6套完整的“獵鷹”-80中程防空導彈系統。該導彈即“紅旗”-16A的出口版本。射程40~70km,可以攔截各類空中目標,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多目標跟蹤和殺傷能力。這些防空導彈系統主要部署在巴基斯坦的戰略要地和印巴2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可以用于保護卡拉奇、伊斯蘭堡等這樣的重要城市,也可以防止印度空軍的偷襲。印度空軍還裝備了大量的FM-90短程防空導彈,它是中國紅旗-7防空導彈的外貿版本。巴基斯坦整體裝備數量未公開,但外界估計至少有10套以上。該防空導彈射程15公里,適合攔截直升機、無人機,特點是機動性能強、反應時間短,可用于野戰防空和港口等的點防御。巴基斯坦買的最重要的一款防空導彈即“紅旗”-9的出口版本,其射程可以達到120公里以上,HT-233火控雷達對于飛機類目標的探測距離可達120公里以上。導彈飛行速度超過4馬赫,戰斗部質量逼近200公斤,殺傷威力巨大,一旦被命中幾乎沒有生還可能。
巴基斯坦從預警機、戰斗機、地面防空全部實現了“中國化”,尤其是中國國產通用數據鏈的加入,可以使它們串聯成整體性的戰斗力,優勢被無限放大。反觀印度這邊,裝備的主力預警機是從以色列購買的“費爾康”,地空導彈部隊又是俄羅斯的S-400、戰斗機則來自于法國、俄羅斯、本國國產等多個來源,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無法形成聯動效應。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就好像是一支整齊劃一、訓練有素、天天在一起磨合的足球隊,對陣一個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技戰術水平各不一樣且難以互相配合的足球隊,最終結果如何,可以說就擺在那里。
此外,巴基斯坦飛行員的個人戰斗素質,在伊斯蘭國家也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光是每年200小時的訓練飛行時長,就已經達到了頂尖水平。從歷次與中國空軍部隊的共同訓練中,巴基斯坦飛行員也經常能拿出亮眼的表現。在實戰中也是一樣:比如2019年的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飛行員利用導彈和數據鏈優勢,成功擊落米格-21,但印度卻做不出反擊動作。巴基斯坦飛行員在1965、1971、2019年及阿富汗邊境行動中,都積累了更多實戰經驗,加上如今中國體系化裝備的優勢,在克什米爾地區“一邊倒”的打服印度空軍,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