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互聯網新聞,新浪還是老當益壯,首屈一指,不過在新媒體和自媒體領域,新浪的步伐一直有些緩慢。盡管在采編和內容甚至閱讀上都有巨大優勢,但是在新媒體和自媒體方面的拓展,卻慢了一個身位。不過,好飯不怕晚,新浪看點再次找到了垂直領域的重要機會,在各大自媒體平臺處于疲怠之際,再度發力去拿回本屬于自己的地位。
新浪看點閃亮微博大V峰會
新浪看點和微博體育共同主辦的體育分論壇,亮點不斷。并且打出了如果你是體育自媒體,不來新浪看點你就虧了的口號,來提醒體育自媒體的進駐。然而對于自媒體來說,越來越多的自媒體競爭讓平臺的流量開始捉襟見肘,讓粉絲也開始越來越疲憊,開放大平臺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能夠脫穎而出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今年微博大V峰會較往年更為盛大,去年自媒體作者還只有4億分成,今年就達到了117億。除了商業化價值的提升之外,還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垂直的領域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領域出現了KOL,這也代表了內容創造領域出現的垂直化機會或者說垂直化將是一個內容創造領域的發展方向。那么新浪看點比較其他自媒體平臺又有什么樣的優勢呢?
新浪看點的體育勢能
盡管在媒體領域出現很多新生力量,但是在體育方面的優勢新浪從未落后。而在今年這個體育大年,這一點顯示的尤為清晰。事實上越來越多的體育垂直平臺包括懶熊體育、虎撲體育等等也都在新浪看點上開辟了自己的陣地。作為新浪戰略級產品,新浪看點打通了新浪微博、新浪新聞APP、手機新浪網、新浪網四大平臺流量為自己保駕護航,這使得新浪看點不管在流量優勢上,還是粉絲優勢上,還是傳播優勢上,還是渠道優勢上都形成了巨無霸的態勢。
同樣的體育自媒體內容,在新浪看點上的閱讀量甚至會超過其他平臺十倍,重要的是這些閱讀量很多都會在微博平臺成為你的粉絲來長期關注和互動,可以說實現了一次發稿,多平臺收益,新榜聯合創始人&COO李建偉在體育分論壇上也對看點進行了點評:“看點的多平臺分發能力,確實牛”。新浪的內容能力加上微博的傳播和吸粉能力,成為新浪看點的兩大核心助力,圓滿的滿足了體育自媒體曝光和吸粉的核心訴求。新浪看點的重磅崛起,無疑對于體育自媒體來說,是一個非常好而且非常大的機會。
自媒體如何選擇平臺
目前市面上的自媒體平臺很多,大部分自媒體還是選擇多個平臺發布內容,不過,和我這樣的綜合自媒體不同。垂直類的自媒體還是需要確立自己的主要陣地的,因為這個平臺的用戶可能更適合你,從而需要你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深耕。對于像體育這樣的領域來說,新浪看點顯然是一個很大的機遇,因為它們依托于新浪在體育、娛樂、汽車、科技等垂直領域的強勢地位,可以讓自媒體人更有效的接觸到讀者。而在剛開始推廣的階段,好的內容也會得到更多的優勢資源,這種先發天然的優勢,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價值。而新浪看點在這方面的支持也是非常全面和有力度的。
隨著內容的碎片化,流量的碎片化,用戶的碎片化等等各種碎片化,垂直的價值會越來越凸現,而平臺的傳播性也越來越重要。新浪體系加上微博之后是如虎添翼的,也將會重新回到新聞傳播的一線。而在這個時候推出的自媒體平臺,顯然還是一個空白的機遇。這種微博+的生態很容易獲得成功,比如視頻領域的秒拍、小咖秀都是微博+新業務的成功案例。而對于體育自媒體來說,這個機會顯然更大一些,畢竟這是新浪的優勢板塊。
自媒體競爭進入下半場,平臺的差異化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沒有自身優勢和特點,以及沒有忠實粉絲群的平臺,可能會被逐漸邊緣化。好的新媒體傳播平臺是綜合性的流量、粉絲、內容的結合體,這種底蘊和實力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