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秦觀是北宋的“情歌王子”。他滿臉絡(luò)腮胡子,元好問卻說他寫的是“女郎詩”,可能就是因?yàn)樗?xì)膩的感情吧。而我,非常喜歡他的這首《鵲橋仙》:
“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shí),又豈在朝朝暮暮。
”
這首詞寫的太精妙了。七夕也稱乞巧節(jié),他的第一句就是“纖云弄巧”,巧妙地告訴了大家女孩子在這天要“乞巧”。
雖然牛郎織女一年才相聚一次,但是,這“金風(fēng)玉露”在七夕相會(huì)這一次,勝過了多少塵世間無味無聊的長相廝守。就是這樣一年一見吧,距離產(chǎn)生的美才能超越千年,真正愛情的樣子不就應(yīng)該是:“兩情若是久長時(shí),又豈在朝朝暮暮?!?/p>
我有一款香,叫“纖云弄巧”;
今年七夕做了一款套裝,叫“金風(fēng)玉露”;
我形容燕子窠水仙:“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幸虧秦觀他老人家不會(huì)管我要版權(quán),用時(shí)髦的一句話講:“向秦觀致敬。”
和他的老師相比,秦觀不夠豁達(dá),他的詞里總有種淡淡的愁緒。但也許這就是“情歌王子”的特點(diǎn)吧。畢竟情這個(gè)字,古今都是難以參透的。天天相聚有苦,分離也有苦,相思是苦,沒有空間還是苦。所以說秦觀寫“女郎詩”的元好問也寫下了一句千古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p>
七夕來了,疫情也緩解了。夏天要走了,秋天要來了。
壬寅年,讓人說什么好呢?太多的變故,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反轉(zhuǎn)……這,就是生活吧。
七夕,遇見,該遇見的人;喝下,屬于自己的那盞茶。金風(fēng)、玉露,牛郎、織女,乞巧、相會(huì),都是美好的代名詞。那么,讓我們端起這盞茶,一起,迎接這美好。
8月4日丨七夕
下午兩點(diǎn)
“金風(fēng)·玉露”
七夕·立秋茶會(huì)
是的
好久沒見了
但是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