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玄:夫妻二人臥室風水讓感情道路更順暢
99 2025-09-10
眾所周知,香港富豪都很信風水,香港首富李嘉誠辦公室的風水曾經更是被稱為世界上的眾多神秘之一。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中國風水學問最興盛的地方其實并不是香港,而是江西省。
中國風水文化第一村
世界風水在中國,中國風水在贛州,贛州風水在三僚。位于贛州市興國縣梅窖鎮的三僚村被譽為是“中國風水第一村”,同時也是中國風水文化的發祥地,以及世界風水文化愛好者朝覲的圣地。
三僚村的由來,其實還得追溯至風水文化的祖師爺楊筠松,也被人們尊稱為楊公、楊救貧。早在唐僖宗時期,楊筠松曾擔任國師,官至光祿大夫(正三品官員)。
公元878年,黃巢之亂爆發。880年,黃巢攻破長安,楊筠松帶著官府內的風水秘籍離開京城,和弟子曾文辿、廖瑀一路輾轉至現在的贛州楊仙嶺、寧都黃陂。
直到有一天,弟子曾文辿說他發現了一個絕佳的地理位置。楊筠松前往一看,是一個山環水繞的盆地,盆地后方有一顆傘形狀的松樹,樹下則是圓形石,盆地的中間有一個形似羅盤指南針的長條形石峰,好個“前有金盤玉印,后有涼傘遮蔭”,簡直就是天然適合風水人家的世居之地。
三僚村獨特風水
于是,楊筠松便帶著弟子們在此地搭了三個寮棚安家落戶,三僚(原“寮”,意為小屋)村的名字便是由此而來。
在三僚村,楊筠松傳道授業解惑,逐步創立了中國贛派風水文化理論體系,學生曾文辿、廖瑀得以將楊筠松的學問發揚光大。
三僚村歷史上出過許多享譽盛名的風水師。自五代十國以來,三僚村一共涌現過24位國師、72位名師、36位欽天監靈臺博士。其中,明朝著名風水大師廖均卿就是來自于三僚村。
廖均卿曾經擔任欽天監靈臺郎(正七品官)。1407年,皇后徐氏去世,明成祖朱棣命廖均卿前往順天府(現在的北京,是朱棣當燕王時期的封地)尋找風水吉地作為黃陵。最終,廖均卿選址天壽山并在此修黃陵,而這里就是現在著名的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比紫禁城修建得還要早,是包括朱棣等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寢所在地。值得一提的是,其實紫禁城、清東陵的選址都有三僚風水師的密切參與。
明十三陵
話說回來,作為風水文化的發源地,現在三僚村的地形其實也極具風水學特點。
三僚村的長條形石峰名叫羅經山,附近有兩條河,分別名叫陰、陽,形似太極圖中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將三僚村廖姓和曾姓分成了兩大家族,雙方分布于太極圖兩側,就像是太極圖中的兩儀。
《易經》中有句話叫“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三僚村的廖姓和曾姓分別根據《易經》演繹了自己的“八景”。諸如廖姓的御屏帳、活龍腦、章罡土等,曾姓的小龍潭、留記珠石、南林晴翠等,這些都已成為當地景點。
不過廖姓和曾姓有一個共同點,兩大姓都建立了一個楊公祠,且都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間(公元1341年-1368年)。
正所謂,藏風聚氣,得水為上,故謂之風水。
風水文化傳承至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假期馬上就要來臨了,你會去三僚村感受傳承千年之久的風水文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