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嘴里,藏著你一生的風水
112 2025-09-05
管氏宗祠就在我本鄉(xiāng)鄰村楊公村,小時候走親戚時常去祠堂里玩,那時不知道有什么風水含義在里面,只知道祠堂好大又氣派。
一、歷史溯源
據(jù)我們于都縣志(管氏族譜)所載:管氏宗祠初建于唐未(公元899一901年),是唐朝風水國師楊筠松(楊公)在贛州隱居時,晚年為管氏家族親自擇卜定向所建,有千余年的歷史。乃是楊公真實作品,十分有考究價值.該宗祠不僅規(guī)模大設(shè)計也巧,裝飾之美,在全國范圍是極為罕見的。雖然原先的宗祠因拱水沖塌,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在原址上按原朝向重建,并經(jīng)嘉慶三年,光緒二十年多次重修。管氏宗祠還是楊公村管氏宗族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千百年來,吸引了不知多少海內(nèi)外風水愛好者來到這里祈拜楊公并探尋楊公風水真諦。以其歷史和建筑藝術(shù)價值,2004年9月被列為“于都縣文物保護單位”。
二、外觀造型
親臨現(xiàn)場,即知宗祠位于于都境內(nèi)梅江河灘上,地屬于都縣寬田鄉(xiāng)楊公村,梅水從管氏宗祠(繼述堂)祠前繞行而過,背靠嶺下崠,前朝河對面的案山。宗祠座東北朝西南,磚木結(jié)構(gòu),三進二天井,廳面寬15.2米,進深40.9米,高11米,占地面積:1063平方米。祠堂大門外筑有圍墻院子,院內(nèi)蹲著一對珠砂巖雕刻的赤石獅,左雄右雌。刻工精細,線條流暢,神形兼?zhèn)洌蜩蛉缟虼耍羟霸鹤佑纸歇{子院。祠堂正門面為三間四柱三檐牌坊式門樓,門額上刻有“管氏宗祠”石匾,在祠堂大門兩柱豎書一對聯(lián):“千古舊山河訪先朝斷碣殘碑是為楊公遺跡,一番新氣象登此地層樓杰閣依然仲文故廈”,大門邊有一對抱鼓石。從大門走進祠內(nèi),一進門便是舞臺,舞臺前面有個天井,天井兩邊各有一座供觀眾看戲的走馬樓。在中門的門楣上,懸掛著一塊“繼述堂”的大匾。后進是祖宗堂,神龕上擺放管氏歷代祖先的神牌。
三、風水勘測與建造
這棟占地七百多平方米的管氏宗祠,其具體立坐向為艮山坤向兼寅申分金,右邊來乾水、左邊走午丁口為用。據(jù)管氏家譜記載,是當年楊公祖師(即楊救貧)親自點化用板凳定向的。千余年來還有許多神奇故事廣為流傳,其實并非是楊公有什么神奇法術(shù),而是楊公功夫到家,目力準確、目測就把八卦廿四山方位、來山去水早就了然于胸,如果得到楊公真諦,也可熟能生巧成為佳話。
傳說管氏建祠之前,管氏族人曾聘請楊公約定好在起工那天擇基定向。開工那一天,楊公穿著破舊長杉,頭戴斗笠,背個包袱,風塵仆仆來到管氏建祠的芒筒壩,看見許多人正忙著平整地基,也不見理事族長,依照從事地理行業(yè)本能,在芒筒壩四處走動東張西望、左右行走定位,觀前顧后定局,依熟練精準眼法和操作規(guī)范,不用羅盤便能觀定合理格局,干活的管氏族人見他衣著平常,大多數(shù)為年輕人也不認識楊公,所以沒有人理睬楊公。楊公自己找了一張板凳、用目測調(diào)整好后靠前局朝向,擇定利向坐下,然后等待良久,見還是無人招呼、心中略為不安,便起身走了。楊公離開后,理事族長出來問大家有沒有看到楊公來?大伙說沒有,說只看見一個長相打扮如何的人剛才拿了張板凳在那坐了一會。理事族長一聽:哎呀,剛才那個人就是楊救貧。立即派人去追趕,要把楊公請回來指點建造祠堂。追趕的倆個人趕上楊公后,向楊公說明頭人和族人的要求,也許楊公或許有其它原因或禁忌不肯回去,只告訴他們“趕快回去、我已將祠堂位置早就定好了,按剛才我坐的那張板凳地方為祠堂正中方位,中軸線位就照那張板凳的座向做即正確。”這倆人回去復命后,管氏族人就照凳子的座向建祠。據(jù)說后來管氏族人還請楊公還回檢查,宗祠大門前的院子走口圍墻就是楊公后來指導建的。
管氏宗祠建好后丁財大旺,現(xiàn)已被后世人公認為楊公成功作品,管氏宗詞,系楊公祖師親為定向,祠內(nèi)墻上現(xiàn)在還有一首這樣的佚名詩:
板凳定向顯神通,人丁興旺在族中,
管氏宗詞今猶在,芒筒壩人稱楊公。
據(jù)三元形理法來點評:其宗祠形氣山水格局比較完美、坐落大河邊上、基本符合楊公經(jīng)文旨意、來龍長緩有力度、過脈雖生巧、結(jié)穴雖有情面、但嫌后面少祖來龍靠山主星低陷欠雄威,開面立宅之處后靠無起頂枕山少力,而大門前面逆大河水、前朝峰巒秀麗,余坪廣寬有余氣,右水發(fā)源流過門前到左玉帶纏腰為羅帶水,水口有關(guān)鎖、出口處頓起大山起高山雄偉,必主離鄉(xiāng)別祖發(fā)丁財。楊公書云:富貴出在龍身上,龍逢高強出官貴。雖然前山朝局山峰水法好,但惜祠宅后面來龍勢弱無護從所依附、未免不足之嫌。以此可論管氏宗祠千余年來貴氣不顯達、官極少。又云:堂有余氣子孫盛,堂無余氣子孫稀。堂局余坪寬闊有氣,而水法有情,合楊公形理法度,必主丁財大旺。管氏千枝萬葉已成萬丁之族。可見楊公風水形理的真實性。
管氏宗祠坐艮山坤向兼寅申吉度分金:后面過脈子龍主事,入首艮龍為主用,右邊來乾水發(fā)源,為十字天機水入堂來、轉(zhuǎn)入左邊走午丁口,出水口處大山高聳,用高深陰陽全次剪裁法。定為三進二天井為用,上天井開池放水在右邊放乾水,前下天井開池放水在正前方放坤水……依論丁多少妙用數(shù)論,發(fā)丁約一萬三千左右。最為可貴是從午到坤到乾到艮環(huán)環(huán)連接生入,為天地定位之巧合,先后天配合之完美,必主三元不敗生生不息!總評:該祠發(fā)丁發(fā)財為主用。目前管氏人丁萬余,富商極多。經(jīng)常有世界各地風水愛好者去尋找古跡,了解風水的奧秘。現(xiàn)場考察即知其中緣故!
注:封面圖來自網(wǎng)絡(luò),非文中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