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朝什么方向睡最正確?床頭朝向的四個講究,信風水者要知道
89 2025-09-04
題南江鄉村文化上抖音
何跨海(湖南)
鄉村文化哪邊尋,點擊熒屏上抖音。
背景依稀陳古董,弦絲繚繞動幽襟。
高人相聚功夫老,小鎮傳承歲月深。
最是南江秋好處,稻花香里聽清吟。
志愿者
黃瑜瑩(廣西)
街前巷尾影匆忙,步履輕移帶暖光。
助困頻將春信遞,扶危每把惠風揚。
甘傾熱血消霜雪,愿獻丹心護梓桑。
點滴真情融歲月,人間何處不芬芳。
立秋
蔣淑玉
暑氣猶酣逢立秋,甘霖忽降意悠悠。
敲窗似訴炎涼事,潤物如調今古愁。
遠嶺含煙添翠黛,平疇溢彩待金甌。
且聽淅瀝心頭繞,一枕清風夢亦酬。
應運而生
張明學(吉林)
旭日升騰化巨龍,撕開夜幕見尊容。
嫩芽趁機修仙果,老朽無為做菜農。
光熱情深分遠近,風清意淡產疏從。
乾坤得勢應知運,禍福來時穩坐鐘。
再游芙蓉鎮
許征鵑(湖南醴陵)
喜看清水出芙蓉,總令游人情獨鐘。
名鎮千年開盛紀,古華一著別寒冬。
經營有道春來早,爭斗無窮步自封。
今日神州含笑意,明天不與昨天重。
初秋
李芳
輕羅小扇試新涼,竹露無聲滴碎光。
半枕槐云午初醒,一籬藤蔓暮生香。
螢飛野岸星痕淺,雁寫長天字影揚。
莫道秋來蕭瑟起,芙蓉猶帶隔年妝。
元首訪亞洲三國感賦(新韻)
老夫子
出訪迎來聲望隆,鄰邦迎迓巷出空。
匡國結友安天下,守信邀朋表寸衷。
握手暖心謀富裕,并肩合力減貧窮。
今逢亂世需同命,擘畫藍圖共向榮。
環島道中
張秀林(山西)
疊浪搖舟破曉煙,椰風海韻惹人憐。
千層荔子紅垂雨,萬畝蕉陰綠接天。
村婦烹茶檐外坐,漁翁曬網水邊眠。
此間疑在桃源里,不記程途不計年。
秋晨峨眉山
徐正德
危峰壁立接穹蒼,磴坎蜿蜒客競狂。
汗落青階融曉露,聲傳翠谷應朝陽。
云嵐乍涌親顏面,霧靄徐凝裹體裳。
莫道峨眉無巧趣,游人作餡豆沙囊。
步和吳樹成先生不老(新韻)
知吟子
難免塵勞未解迷,形骸不必效云齊。
臨風小院花鋪徑,過雨青苔綠上衣。
心自寬時年自緩,人無求處世無欺。
拋書閑對晴窗久,一枕清光半日機。
回謝步韻影木先生遣懷一
劉文波
人生總是在云游,少壯爭奇老覓幽。
艱險時臨常脫卻,窮通曉度苦追搜。
杏壇鞭拂思魚躍,蕓閣春生伴鶴愁。
桃李天成崇孔圣,私心竊喜但偷偷。
打工人
邱峰(江西)
北去南來到處忙,賺錢辛苦少良方。
月明皎皎消殘夜,日暮凄凄醉夕陽。
遠別鄉關人影薄,浮生客路水流長。
時逢九九菊花酒,難插茱萸倍感傷。
黃河
李進(重慶)
天水涓涓一路歌,沖淘草甸越山阿。
高原攜土千鈞力,壺口沖巖萬丈波。
凌汛年年無可奈,懸江歲歲又如何。
東營入海分經緯,自是神州第二河。
秋老虎
劉序翰
赤輪噴火炙塵沙,室若烘爐困午霞。
熱浪千層搖厚土,炎風幾縷卷高衙。
蟬嘶力竭音含澀,鳥噤聲消目欲遮。
遙念山農辛楚狀,汗傾如瀑采秋茶。
秋風秋雨(疊韻)
周德南(湖南)
秋風
驅云伴雨送清涼,柳舞荷香影里藏。
金穗低頭掀細浪,紅楓忍淚別慈娘。
愁揉河水波波細,笑撫檐鈴只只鏘。
闖蕩江湖堪識爾,通觀世事豈彷徨。
秋雨
雷鳴閃電聚秋涼,布雨龍君云海藏。
恣意汪洋成澤國,隨心乳燕覓阿娘。
滔滔濁浪興災猛,燦燦旌旗勵志鏘。
惟借清風驅腐幕,為民祈福莫彷徨。
我欠秋天一首詩
鄭文中(湖北)
曾有秋篇未寫詩,今朝執筆賦新詞。
露凝楓葉紅于染,風動稻花香溢持。
老圃收瓜聲簌簌,疏林墜果影離離。
金波翻滾美如畫,五谷歸倉正適時。
恩施地心峽谷奇觀
劉德金
鬼斧神工一線天,地心棧道半空懸。
逆水神龜潛谷底,登崖游客樂峰巔。
步云橋上驚心過,舍俐窟中撫壁遄。
踏上天梯龍擺尾,藏兵洞中可修仙。
過左權北天池
李彥光(山西)
迭翠峰巒萬仞斜,登臨勝境望天涯。
蜿蜒新道觀奇景,馥郁芳叢采百花。
銀霧輕飄田野樹,石墻猶憶故園茶。
一川千畝譽今古,踏變仙池尋我家。
秋懷
鄭慎德(湖北)
薰風菡萏起秋飔,楓葉霜紅入夢知。
凄切寒蟬抱枝苦,悠閑白鷺待魚癡。
虛無桂氣芬芳盡,出沒嬋娟遠映誰。
百歲生涯彈指過,絲絲弱柳有春時。
天安門廣場騎行
郭永輝 (湖南)
朝霞淬彩染輪痕,一路長風謁國門。
玉砌浮金融曙色,紅旗卷浪耀乾坤。
裁云身影貼花過,掬露詩心向日存。
莫道尋常經此境,回眸每每駐精魂。
杞人憂天
朱友成
乾坤違律亂洋流,盤古迷糊玉帝愁。
滇象北游田稼苦,桂花失約菊花悠。
溫升二極冰原碎,旱及三吳冀水遒。
莫笑經年杞人語,何時可擋海呑樓。
閑望
靳斌(陜西)
長堤望斷水天寬,暫卸塵纓向遠關。
俗網羈人空歲月,余暉鋪嶺半江山。
鷗歸林宿寒煙緲,潮落舟橫晚浪閑。
舊約云霞猶未負,浮名拋卻豈慚顏。
攜孫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
柳浪(湖北)
博館包羅萬象多,玄門啟處溯長河。
鯨濤沉影鯨濤滅,龍骨擎天龍骨挪。
獸異留痕埋浩渺,蟲微演世出婆娑。
重觀億載洪荒事,穿越時空一首歌。
鄉居秋夜閑吟
夏之郎(廣西)
紙扇輕搖向晚風,時光老去景難同。
螢飛竹徑蜩蟬寂,月照蓮池野鷺空。
欲自吟詩題落葉,邀誰煮酒待歸鴻。
平生見慣炎涼態,且任秋聲入夢中。
吟秋
野然(浙江)
處暑天涼好個秋,金風拂面爽心頭。
紅桃滴翠彎枝墜,玉李晶瑩綠葉悠。
喜看田園盈稻菽,欣聽琴曲越鄉樓。
星云夜露銀鉤月,碧水江河本自流。
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感懷
楊明坤(云南武定)
烽火盧溝家國恨,英雄捐命浩歌存。
血拼染指驅兇寇,奔赴硝煙護故園。
追憶崢嶸銘歷史,時光漫舞念忠魂。
杖朝歲月思前事,共詠海棠丹沐源。
閑吟
吳愛珺 (浙江)
今存殘暑別愁天,重坐舊時溪岸邊。
樹景搖風鑲翡翠,波光彎曲掛秋千。
眼前獨借多情草,筆下再登留夢船。
聲有蟲鳴催入句,依然好韻手中連。
山野人家
顧光杰(貴州)
荷花香郁鳥聲圓,半抱清溪綠滿田。
疊翠山圍村郭外,搖風竹繞院墻邊。
何妨屋陋偏于野,信可修身德近賢。
料我余生安頓處,應如此地淡云煙。
訪長治長子縣三嵕廟
鄭有光(鄭州)
白松峰頂三嵕廟,奉祀千年護國神。
后羿無私名蓋世,嫦娥可愧自謀身?
救民故事今還在,射日豐功久不泯。
望里遺宮香裊繞,蒼山云靄一祥輪。
美哉盤錦大洼
王明法(杭州)
河海相融濕地浮,打磨半百總無休。
紅灘驚客玄鷗醉,綠葦連天白鶴悠。
湛湛溫泉爽筋骨,依依稻蟹共田疇。
豐饒秀美宜居處,塞外江南風韻流。
人生
方歌
浮世奔波轉瞬空,榮枯自古運難窮。
功名利祿煙霞外,寵辱悲歡逝水中。
兩鬢霜華隨歲改,一襟明月與心同。
憑欄笑看風云變,不向蒼天問始終。
抗日將軍羅炳輝(新韻)
簡言(云南彝良)
抗日先鋒羅炳輝,梅花戰術振軍威。
倭奴進犯三方竄,將士出征五處圍。
近戰操刀平鬼子,遠攻運炮滅洋賊。
至今重劍依然立,試看云霄閃電飛。
同題步韻德前兄抗戰勝利八十周年感賦
張愛民(武漢)
吟毫著意證春秋,竹素如詩心上留。
一葉蒙冤銘夙志,百團浴血引青眸。
甘拋生死歷千劫,自可縱橫鬧九州。
盛世安能忘舊恨,幾多忠骨伴林丘。
秋宿陶邑酒店陪孫女研學有懷
尤俊如(江蘇)
窯火千年映未闌,登樓欣見稚爭歡。
一簾秋意浮梁外,半榻慈暉浸鬢端。
倦眼霜塵凝釉色,童心指掌化泥團。
憑欄共沐陶陽月,照取新坯帶笑看。
夏夜
何君(湖北)
荷風送爽晚涼初,竹影搖窗夜氣舒。
蛙鼓數聲喧水榭,螢光幾點入琴書。
閑斟菊露澄心魄,漫詠冰輪照綺疏。
欲借天香清夢遠,星河一枕臥蟾蜍。
回娘家小聚
李艷紅(長春)
久別雙親見影蹤,爺娘笑語暖相逢。
有機翠炒清香溢,笨肉精排滋味濃。
醬燜鯉魚唯最愛,小蔥豆腐更須從。
今朝酒醉歌聲起,無改鄉音過幾峰。
云箋密灑清涼韻(新韻)
吳瀟
云影留詩落紙先,墨痕淡處意閑閑。
松聲研入硯中水,竹色搖成筆底煙。
拾段桐枝題雨跡,蘸顆荷露寫涼天。
風來忽見字生霧,散作人間六月泉。
雅詠海棠花
余佩樣(福建)
柔風拂檻綻仙姿,翠影搖光映碧池。
嫩蕊凝脂含曉露,嬌顏吐艷惹春思。
雨淋花濕添嘉趣,月照香浮賦雅詩。
不與夭桃爭媚色,獨留逸夢繞瓊枝。
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
成全
惡心倭寇失天良,越貨屠城犯我疆。
游擊軍團鏊戰急,逃跑將領斂財忙。
三千萬眾恨成垛,一十四年還鬩墻。
血肉橫凝終慘勝,清歡但得細思量。
登喜峰口有懷
劉德勝
戾氣云來挾雨橫,青磚石亙起長城。
危峰欲把天河砥,垛口曾將鬼膽驚。
萬古情懷銘有跡,千重血恨洗難清。
風吹峽谷傳回響,猶是英魂喊殺聲。
雪山鄉黃草坪
楊漢武(云南)
雪嶺凌空接大荒,秋來草色半青黃。
云生絕壁千峰暗,風過寒溪萬籟蒼。
野徑依稀游牧馬,炊煙寥落見村莊。
登臨莫問滄桑事,且醉高原一夕陽。
藤縣和平烈士陵園
羅威
陵園靜謐映斜暉,百級臺階上翠微。
柏樹蔥蘢依嶺秀,豐碑肅穆入云巍。
當年號角聲猶在,今日英魂志未違。
浩氣長存天地外,功勛永耀五星徽。
黃果樹瀑布
趙巧葉
銀河一脈破天荒,懸向蒼崖抖雪韁。
乍卷洞簾窺斗柄,忽飛巖瀑化星芒。
雷崩幽峽晴還雨,虹飲寒潭俯復昂。
誰潑黔山千斛墨,徐公杖底水云長。
送子上川大有記(通韻)
佘厚啟(安徽)
當年送子錦城西,黌宇莊嚴竹木萋。
九眼橋涵秦漢月,望江樓枕晉唐堤。
千秋露潤薛濤井,萬代人欽杜甫詩。
莫訝文淵深似海,峨眉已共蜀山齊。
大美江蘇
嵇樹國(淮安)
大江兩岸山河壯,揚子潮頭涌浩浪。
經濟繁榮興百業,人民富裕樂千鄉。
城鄉融合繪嘉景,事業騰飛書錦章。
萬馬疾蹄齊奮進,層樓再上赤旗揚。
老宅河邊一隅辟消暑休閑之所
王族昆
河邊亂石品為珍,壘起平臺待貴人。
桌子天然環竹樹,綠潭地設納星辰。
乘涼得此清幽處,脫俗靜于澄碧濱。
宵小何堪存世上,軒昂自擁四時春。
秋風(新韻)
高思強
撩衣拂面送清涼,越野翻山染黛黃。
瑟瑟琴弦彈柳曲,蕭蕭管樂奏秦腔。
拉開帷幕文場鬧,表演秋娘故事詳。
一陣凝霜收大戲,千家豐稔谷盈倉。
末伏雨霽晚風
張華興(山西)
今早霖霖消酷熱,晚來涼意匯成河。
柳林滴翠云含日,荷葉生風水帶波。
雨后我憐花一朵,花前自在雨長歌。
心同天地人同老,惜惜光陰情更多。
夜逛麗江古城
劉成浩
華燈初上麗江城,古巷深深畫棟橫。
餐飲噴香招滿客,金銀閃亮耀繁星。
翩躚舞蹈隨歌起,旋轉霓虹伴樂鳴。
陶醉不知身是處,待覺疲乏已天明。
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通韻)
郭埃江
渾欲家家遭滅門,中華難以續生存。
平型勝樹民族志,緬北義揚國士魂。
八載干戈書壯烈,千秋悖逆總歸真。
今瞻獵獵黨旗艷,莫忘先驅血換春。
詠云
孔維清
纖身起自水之鄉,無骨無魂萬里長。
停泊洞庭添邃遠,留連巫峽壯蒼茫。
城頭變幻江山替,宇內張馳稻黍香。
閑暇隨風充信使,天涯孤旅慰愁腸。
初秋重游栲栳島
時墨華
重游栲栳攬幽香,菡萏含羞韻未央。
露綴青衣珠朗潤,風梳綠綺氣清揚。
遠山相映冰姿潔,近水均沾雅質芳。
不了情懷情繾綣,詩心搖曳在蓮鄉。
武漢東湖綠道其二
劉蓮芳
云拖黛影蘸湖天,柳線牽風繞畫船。
九曲橋連三島翠,千株桃綻一堤煙。
騎行忽遇分波鷺,閑步猶逢枕石涓。
最是晴光催客醉,衣襟常染芰荷鮮。
賞“殘荷聽雨”松花石硯
劉大偉(吉林)
紫袍斜曳殘荷影,青絡輕噙玉露紋。
雨釀霜渦凝凜冽,風鐫冰骨鎖清芬。
叩之恍立寒塘籟,撫處如披月窟云。
忽有煙漪搖墨浪,俄驚香雪墮塵氛。
孟秋隨筆
徐建
未見凄風暑氣收,火云依舊覆崇州。
寒塘翠蓋浮珠露,古渡蒼波泊棹舟。
舊夢欲尋晴色疊,新涼且待雨絲稠。
順天往復依時序,桐落交秋不見秋。
小界嶺抗戰
林萬平
倚白云山扼漢潢,月余抗戰寇猖狂。
峰巒郁郁魂猶在,草木森森血未涼。
墨黑不曾留史冊,天高可為證榮光。
豐碑鐫刻英雄譜,淚灑長河祭國殤。
自況并寄燕子樓主人,步其退休感賦韻
葉揚
徘徊翰苑枉逢春,難效蘇公仔細耘。
浮世常嗟荒古道,平生無憾識斯文。
居邕致仕詩書樂,何日回梧追問勤。
四大金剛三缺一,飛花篩酒倍思君。
荒年憶
鄭玉蓮
昔年災歲歷饑荒,野草樹根充口糧。
秋獲蕎禾穗暫儲,磨成粉面療饑腸。
玉米芯燃充灶火,搗糜浸水煮糊漿。
為求生計剝枯樹,可憐榆樹露精光。
濕土無聲攜入戶,權充祭品祭灶王。
寒風透骨魂難定,行色倉皇面帶黃。
一碗澀羹難下咽,苦熬端午又重陽。
曾經三月霜兼雨,更惜今朝好景長。
主編:鄭萬才
副主編:劉成浩、王惠玲、胡敏、朱友成
編輯:韋化彪、顧奇清、謝勛烈、胡曉娜、楊余龍、黃訓鯤、李戰、崔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