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日灼 電影應該相似音樂多過小說。
作為當代最重要的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影迷關注。
眼下,他正忙于《奧德賽》的拍攝工作,這部新片有望于明年暑期檔和觀眾見面。
在此之前,有外媒整理了諾蘭導演在各種場合推薦的44部影片以及短評,分享給大家。其中既有《2001太空漫游》這樣的科幻圭臬,也不乏《細細的紅線》等被低估的戰爭杰作,堪稱一份穿越影史的大師片單。
《角斗士2》(2024)
諾蘭點評:“《角斗士2》必須兼具重拍與續集雙重身份。雷德利·斯科特以畢生功力平衡了原作的個體悲情與續集主題的擴張需求,這種對敘事基調的掌控堪稱大師級。”
《愛樂之城》(2016)
諾蘭點評:“《愛樂之城》對我而言是部非凡的電影,我看了三四遍,導演技藝令人嘆服。”
《哥斯拉-1.0》(2023)
諾蘭點評:“一部震撼的電影...機械設定令人沉浸。”
《過往人生》(2023)
諾蘭點評:“過去幾年最愛的電影之一。”
《塔拉德加之夜》(2006)
諾蘭點評:“這是我會盯著看完的'遙控器殺手'電影之一,偉大喜劇的典范。”
《搭車人》(1986)
諾蘭點評:“年少時從未質疑這部80年代驚悚片的邏輯,如今看來劇情簡直隨心所欲。但魯特格爾·哈爾貢獻了《銀翼殺手》之外最迷人的歐式癲狂表演。”
《梳子》(1991)
諾蘭在2015年,為奎氏兄弟動畫進行策展,其中提到這部短片:這部夢境般的超現實短片,從瓷娃娃的視角探索了關于女性的想象力。”
《007之女王密使》(1969)
諾蘭點評:“我最愛的邦德電影...《盜夢空間》多個場景受其啟發。它完美平衡動作規模與浪漫悲劇,是系列中最情感豐沛的一部。”
《曬后假日》(2022)
諾蘭點評:“為什么必須在影院看《曬后假日》?因為它本就是為大銀幕而生的。”
《盜火線》(1995)
諾蘭點評:“我從這部警匪片中汲取靈感...”
《八惡人》(2015)
諾蘭點評:“這是何等了不起的創舉,以絕妙的方式重現在影院觀影的獨特氛圍與魅力。”
《極盜車神》(2017)
諾蘭點評:“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動作場面調度堪稱驚艷。《世界盡頭》也是如此,那些打斗戲的編排方式讓我著迷。”
《烈火戰車》(1981)
諾蘭點評:“《烈火戰車》堪稱杰作——恢弘的視覺呈現、精妙的多線敘事,加上刻意突破時代局限的配樂,將英倫特有的內斂風格推向極致。”
《生死時速》(1994)&《危情時速》(2010)
諾蘭點評:夸贊《生死時速》是“倒計時式驚悚片”,而后者完美示范了"如何運用懸念機制來調控觀眾對敘事的情感反饋"。
《2001太空漫游》(1968)
諾蘭點評:“那種被帶入異世界的超凡體驗令我終生難忘。”
《十二怒漢》(1957)
諾蘭點評:“鮮有影片能像西德尼·呂美特1957年的法庭經典《十二怒漢》那樣深入剖析男性間的互動張力。”
《異形》(1979)
諾蘭點評:“雷德利·斯科特始終是我最推崇的導演之一,尤其在我年少時期。”
《西線無戰事》(1930)
諾蘭點評:“《西線無戰事》最早也最深刻地揭示了戰爭的本質——使人喪失人性。”
《壞時機》(1980)
諾蘭點評:“羅伊格的作品以結構創新著稱,但能在觀賞這部影片時感受其卓越的攝影成就。”
《阿爾及爾之戰》(1965)
諾蘭點評:“一部永恒而動人的真實敘事。”
《銀翼殺手》(1982)
諾蘭點評:“《異形》《銀翼殺手》徹底震撼了我,這些作品所構建的非凡世界具有令人完全沉浸其中的魔力。”
《第三類接觸》(1977)
諾蘭點評:“像《第三類接觸》這樣的影片,從一個家庭視角和極具共鳴的人文視角,探討了人類與外星生命相遇的命題。”
《登月第一人》(2018)
諾蘭點評:“這部作品以大師級的手法重現了航天計劃,其極具說服力的物理細節與層層遞進的沉浸式敘事,既確保了故事的可信度,又讓查澤雷那激進且高度主觀的視角逐漸展露,帶給觀眾震撼的觀影體驗。”
《為了全人類》(1989)
諾蘭點評:“這部作品堪稱人類最偉大探索的珍貴影像檔案。”
《海外特派員》(1940)
諾蘭點評:“在《海外特派員》中展現的飛機海面墜毀場景,以其精湛的電影技藝,為我們《敦刻爾克》的諸多嘗試提供了重要靈感。”
《貪婪》(1924)
諾蘭點評:“一部絕世天才的失傳之作。”
《打擊驚魂》(1984)
諾蘭點評:“鮮有影片敢如此孤注一擲地刻畫絕境中的人性博弈。”
《失衡生活》(1983)
諾蘭點評:“這部電影以震撼的影像記錄了人類最宏偉的探索如何帶來令人不安的后果。”
《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
諾蘭點評:“那些精妙的陰影細節與天空獨有的色調層次,在里恩的鏡頭下煥發異彩。”
《戰場上的快樂圣誕》(1983)
諾蘭點評:“鮮有影片能捕捉到大衛·鮑伊的神韻,而大島渚這部戰爭題材作品,恰似為其才華量身定制。”
《大都會》(1927)
諾蘭點評:“電影史上的關鍵試金石。”
《阿卡丁先生》(1955)
諾蘭點評:“令人心碎地留存了威爾斯驚世才華的吉光片羽。”
《太空先鋒》(1983)
諾蘭點評:“它近乎完美,是美國電影史上的瑰寶,其偉大之處尚未得到充分認知,或許只因四小時的片長令人卻步!”
《拯救大兵瑞恩》(1998)
諾蘭點評:“這部影片的震撼力絲毫未減。”
《007之海底城》(1977)
諾蘭點評:“《海底城》是我記憶里最早觀看的電影之一。”
《雷恩的女兒》(1970)
諾蘭點評:“純粹的電影。”
《星球大戰》(1977)
諾蘭點評:“從目睹《星球大戰》那一刻起,我的腦海里就只有宇宙飛船與科幻奇想了。”
《鱷魚街》(1986)
諾蘭點評:“片中呈現的,是電影史上最驚世駭俗的影像奇觀之一。”
《日出》(1927)
諾蘭點評:“這部作品證明了純粹視覺敘事的無限可能。”
《超人》(1978)
諾蘭點評:“難以磨滅的啟蒙。”
《馬布斯博士的遺囑》(1933)
諾蘭點評:“塑造超級反派的必修課。”
《細細的紅線》(1998)
諾蘭點評:“對戰爭的非凡詮釋。”
《土京盜寶記》(1964)
諾蘭點評:“若論風格至上的娛樂佳作,此片堪稱典范。”
《生命之樹》(2011)
諾蘭點評:“在當代電影人中,馬力克的作品具有罕見的辨識度,他的所有影片都存在著精妙的互文關聯,那種鮮明的作者印記撲面而來,卻又難以言傳——因為其技法從不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