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張涵予錄音下班回家,當著妻子的面吐槽演員演技太差。“那你去當演員好了!”雖然妻子一句玩笑,張涵予聽后馬上變得不安分起來,“當就當!”
張涵予小的時候,家人希望他好好學習,長大當一名數學家,可他對學習不感興趣,考試經常交白卷,倒是喜歡唱歌跳舞,有時還逃課去看電影。
70年代后期譯制片比較流行,張涵予喜歡看《佐羅》《黑郁金香》《望鄉》《追捕》等電影。電影里的一些配音臺詞對于他來說也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
《追捕》這部電影,張涵予看了不下50遍,里面的臺詞背得滾瓜爛熟。尤其他小時候就擅長模仿聲音。因為模仿很像,同學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做“邱岳峰二世”。
到了初三時,張涵予模仿配音惟妙惟肖,加之嗓音天賦出色,他竟然成功應聘到電視,當上一名專業的配音演員。
當時配音是“按件結錢”,張涵予清楚記得,上班第一天他在錄音棚錄了一下午,就賺到人生中的第一筆錢,55塊。還是初中生的他,就已賺到工資,令同學們十分羨慕。
隨著配音量增大,他的收入也水漲船高。上高三時,他已經成為了一個萬元戶。為了犒勞自己,他花了3000多元買了一臺國外進口摩托車,然后騎到學校兜風。
80年代初3000元已經不是小數目,因為摩托車價格過于昂貴,很多同學都認為并不是他的,而是借來擺闊。
在電視那陣兒,他曾為《西游記》里的黃眉老道配音、《米老鼠與唐老鴨》里的唐老鴨前期配音,后期才是李揚。中戲畢業后,張涵予被分到煤礦文工團上班。
但那時譯制片已經不流行了,港臺影視風靡全國,他的配音工作隨之減少。從單位離職后,張涵予下海經商幾年,做進口卡車生意。
那時,他還沒有扔掉配音,這門技能只當玩票。
有一天,張涵予錄音回到家里,當著妻子的面吐槽劇中演員表現,不是說這個演員演技太稚美,就說那個演員演技太浮夸,等等。
“那你去當演員好了!”雖然妻子一句玩笑,張涵予聽后馬上變得不安分起來,“當就當,反正我也學過表演!”
張涵予覺得,相比配音演員,影視演員更有創造性,“你可以體驗別人的生活”。
1999年,在好友傅彪的介紹下,張涵予出演了電視劇《夢開始的地方》,合作演員是陶虹、李雪健等人,此時他已經36歲了。
從36歲入圈拍戲,到44歲憑《集結號》成名,這八年時間里張涵予基本都在當配角、跑龍套。盡管是半路出家,他卻深深愛上了表演,一直潛心提升演技。
從配音演員華麗轉身5大影帝,張涵予對此說,“只比別人多努力10%,就會離夢想近一點”。
為實現夢想,你會拿出怎樣的勇氣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