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藍又叫白花芥藍,芥蘭,芥蘭菜等,屬十字花科蕓薹屬野甘藍的栽培蔬菜。植株一般高于40cm;莖直立、有分支,基生葉卵形,莖上部葉長圓形。白花甘藍不耐高溫,主要在早春、秋冬季節進行栽培,按照成熟時間不同可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種類型,其中早熟和中熟類型相對耐熱,而晚熟類型則對低溫適應性較強。白花甘藍因其清脆爽口、營養豐富等特點,另外,白花甘藍還具有增進食欲、消暑解熱、防止便秘、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臟病等保健作用。
一、播種時間
芥藍喜溫和的氣候,耐熱性強,其耐高溫的能力是甘藍類蔬菜中最強者。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適溫為25~30℃,20℃以下時生長緩慢,葉叢生長和菜苔形成適溫為15~25℃,喜較大的晝夜溫差。30℃以上的高溫對菜苔發育不利,15℃以下時生長緩慢,不同熟性的品種其耐熱性及花芽分化對溫度的要求有差別。因此,秋種一般在8月至10月進行,具體黃淮區域北部宜在8月立秋后種植,南方地區宜9~10月種植。這個時期氣候溫和,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芥藍積累養分,提升口感與品質。秋季種植的芥藍在經歷大約60~70天的生長期后,可在晚秋至初冬收獲。
二、種子選擇
早熟芥蘭——主要適合夏秋栽培(8~9月),生長期50~60天。代表品種有:①香港白花芥蘭。廣東地方品種,主薹高20厘米,薹粗2厘米,主薹重100克左右。②早芥蘭。廣東地方品種,主薹高25厘米,薹粗2厘米,主薹重100克左右。③綠寶芥蘭。日本雜交一代品種,主薹長20厘米,薹粗2厘米,主薹重60~70克左右,側薹萌發能力強,可多次采收。
中熟芥蘭——從播種至收獲60~75天左右,此類品種適合秋冬栽培。代表品種有:①中花芥蘭。品質優良,主薹較粗,橫徑2.5厘米,重100~150克。②香菇芥蘭。植株生長勢強,葉面上長有小蘑菇狀的小葉。主薹較粗,主薹高30厘米,橫徑2.5厘米,重120克左右。以上品種,可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及種植制度等因素綜合考慮進行選購。
三、培育壯苗
芥藍一般育苗移栽,秋季要求搭涼棚擋蔭與防暴雨,每畝苗床可播種子 0.5~0.75 千克,供5~10 畝地栽培之用,為了加速生長,可在苗期施用速效肥2~3 次,如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液,稀釋10~15倍進行灌,還要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注意間苗,避免幼苗過密而引起徒長,幼苗以 25—30天達到 5 片真葉即可移栽。
四、科學定植
1、整地施肥:芥藍適宜于一般土壤,喜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所以在定植前對種植地進行翻耕疏松,深度不少于30厘米,利于根系擴展。整地時要施足底肥,每畝使用土雜肥3~4方,三元復合肥80斤,均勻深施于土壤10厘米以下土壤中。
2、做壟(畦):壟寬30~33厘米,壟高20厘米。
3、密度:根據使用品種特性,株距15~20厘米,早熟品種可密些。
4、定植:開溝擺苗后澆水,待水滲下后扶正蓋土,定植深度于子葉節持平。
五、田間管理
1.、澆水:定植后澆足緩苗水,促進生根,恢復植株正常生長。以后保持土壤濕潤。定植期后要注意防曬和暴雨災害,可用遮陽網覆蓋。在菜苔抽出后,天氣變涼采取見干見濕澆水法,防大水漫灌,土壤濕度大滋生病害。
2、中耕:植株緩苗后進行笫1次追鋤地松土,至植株沒有封行前可進行多次中耕松土除草。做到雨后、澆水后在土壤濕潤情況下進行松土,使土壤保持疏松狀態,利于根系生長及雜草的消滅。
3、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追三次肥即可,使用尿素或復合肥。分別是在定植后新葉展開后追第一次肥,每畝用尿素15斤。第二次在植株蓮座期,每畝追復合肥25斤促發苔。第三次在抽苔后,每畝追尿素10斤。
: